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磁性材料、理论知识的发展史 | 第14-15页 |
·稀土永磁材料 | 第15-17页 |
·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 SmCo5 | 第15-16页 |
·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 Sm2Co17 | 第16页 |
·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 NdFeB | 第16-17页 |
·纳米晶交换耦合永磁材料 | 第17页 |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熔体快淬法 | 第17-18页 |
·机械合金化法 | 第18页 |
·HDDR 法 | 第18-19页 |
·磁控溅射法 | 第19页 |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模型 | 第19-23页 |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一维交换耦合模型 | 第19-21页 |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二维交换耦合模型 | 第21-22页 |
·各向异性纳米复合永磁体的三维交换模型 | 第22-23页 |
·Nd-Fe-B 系永磁材料主要相 | 第23-25页 |
·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合金成分的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选题意义、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2-37页 |
·实验所用材料 | 第32页 |
·实验流程 | 第32-33页 |
·样品制备 | 第33-34页 |
·合金铸锭制备 | 第33页 |
·快淬薄带制备 | 第33-34页 |
·喷铸样品的制备 | 第34页 |
·晶化热处理 | 第34页 |
·磁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组织结构观察与分析 | 第35-37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 | 第35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35-37页 |
第三章 B 含量对纳米复合稀土永磁体的影响 | 第37-51页 |
·引言 | 第37页 |
·B 含量变化对合金 GFA 的影响 | 第37-40页 |
·B 含量变化对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 第40-42页 |
·B 含量变化对纳米复合磁体性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晶化温度对 Nd_9Fe_(70+x)B_(17-x)Nb_4磁体性能的影响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高 B 含量合金的组织和磁性能 | 第51-62页 |
·引言 | 第51页 |
·高 B 含量合金试样的制备 | 第51-52页 |
·Nd_(6.0-x)Y_xFe_(68)B_(24)Nb_2棒材的相组成和性能 | 第52-55页 |
·富 B 含量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 | 第55-56页 |
·富 B 含量快淬薄带晶化退火后的组织及性能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块体非晶晶化制备纳米永磁体 | 第62-71页 |
·引言 | 第62-63页 |
·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的非晶棒材形貌 | 第63-64页 |
·非晶棒材的判定与分析 | 第64-65页 |
·Nd_(5.5)Y_(0.5)Fe_(68)B_(24)Nb_2B铸态非晶棒材的晶化行为 | 第65-67页 |
·晶化热处理与性能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