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二) 选题研究状况与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 被监护人侵权责任承担的理论基础 | 第10-20页 |
(一) 监护人责任的承担 | 第10-13页 |
1、 监护人责任的性质 | 第10-12页 |
2、 对监护人责任性质的评析 | 第12-13页 |
(二) 监护人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3-15页 |
1、 比较法上对监护人归责原则的规定 | 第13-15页 |
2、 对监护人归责原则的评析 | 第15页 |
(三) 被监护人责任的承担 | 第15-17页 |
1、 依据 | 第16-17页 |
2、 责任能力 | 第17页 |
(四) 比较法上的立法或判例实践 | 第17-20页 |
1、 单独责任与连带责任并用模式 | 第17-18页 |
2、 单独责任、连带责任与公平责任并用模式 | 第18-20页 |
二、 我国被监护人侵权责任的承担规则 | 第20-30页 |
(一) 监护人归责原则的认定 | 第20-22页 |
1、 无过错责任 | 第21页 |
2、 过错推定责任 | 第21-22页 |
(二) 《侵权责任法》第 32 条第 1 款与第 2 款关系的认定 | 第22-25页 |
1、 学界观点 | 第22-24页 |
2、 笔者观点 | 第24-25页 |
(三) 第32 条规定下的被监护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5-26页 |
1、 被监护人实施了加害行为 | 第25页 |
2、 损害事实 | 第25页 |
3、 因果关系 | 第25-26页 |
4、 须有监护关系的存在 | 第26页 |
(四) 第32 条规定下的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承担规则 | 第26-30页 |
1、 监护人责任的承担 | 第26-27页 |
2、 单位责任的承担 | 第27-30页 |
三、 完善我国被监护人侵权责任承担的立法建议 | 第30-37页 |
(一) 被监护人责任主体地位的规定 | 第30-31页 |
(二) 委托监护的完善 | 第31-33页 |
(三) 公平责任的适用 | 第33-34页 |
(四) 监护人减轻责任的具体认定 | 第34-35页 |
(五) 父母离婚后责任承担的问题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