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解放与拘囿--刘半农民歌创作及译介对新诗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6页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4-16页
第一章 “诗体大解放”与民歌道路的选择第16-22页
 第一节 “诗体大解放”的时代要求第16-17页
 第二节 刘半农民歌道路的选择第17-22页
  1. 对水乡民歌的钟情第18-19页
  2. 写实艺术追求第19-21页
  3. 歌谣运动的发起第21-22页
第二章 从方言民歌创作到国外民歌译介第22-31页
 第一节 《瓦釜集》的创作第22-25页
 第二节 《国外民歌译》的出版第25-31页
  1. 译介国外民歌的初衷第25-26页
  2. “自造直译之文体”的翻译策略第26-31页
第三章 民歌创作及译介对新诗创作的解放第31-50页
 第一节 主题解放第31-38页
  1. 社会现实主题第32-34页
  2. 爱情主题第34-35页
  3. 童真和母爱的主题第35-36页
  4. 民主科学主题第36-38页
 第二节 语言解放——从文言到白话第38-42页
 第三节 韵律解放——“破坏旧韵,重造新韵”第42-45页
 第四节 诗体解放——“增多诗体”第45-50页
第四章 民歌创作及译介对新诗发展的拘囿第50-56页
 第一节 刘半农固守民歌道路的原因及影响第50-52页
 第二节 民歌道路对新诗发展的拘囿第52-56页
  1. 民间主题及诗歌内容的浅显第52-53页
  2. 口语化语言及白描手法的局限第53-54页
  3. 民歌体例及格律的松散第54-56页
结语第56-58页
注释第58-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困惑、彷徨与觉醒:女性成长小说视域下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下一篇:空间、文化和遗产--《阳光下的葡萄干》与《日用家当》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