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毛白杨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家族的功能分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8页
   ·活性氧(ROS)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第11-12页
   ·抗坏血酸(AsA)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制第12-14页
   ·DHAR基因的概述第14-16页
   ·DHAR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2 毛白杨DHA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的研究第18-38页
   ·材料与方法第18-30页
     ·毛白杨总RNA的提取第18页
     ·RNA的处理第18-19页
     ·cDNA的合成第19页
     ·克隆引物的设计第19-20页
     ·基因克隆第20-21页
     ·目的基因回收第21页
     ·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第21-23页
       ·连接反应第21-22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2-23页
       ·转化第23页
     ·重组克隆载体的检测第23-25页
       ·菌落PCR第23页
       ·重组载体质粒提取第23-24页
       ·测序反应第24-25页
     ·毛白杨DHAR基因的序列及结构域分析第25页
     ·蛋白质结构模拟第25页
     ·毛白杨DHAR基因的表达模式第25-27页
       ·RT-PCR引物的设计第25-26页
       ·RT-PCR反应第26-27页
     ·亚细胞定位的分析第27-30页
       ·重组载体的构建第27-28页
       ·质粒的提取第28页
       ·酶切反应第28页
       ·连接反应第28-29页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29页
       ·原生质体的转化第29-30页
       ·荧光信号的检测第30页
   ·结果分析第30-38页
     ·毛白杨总RNA的提取第30页
     ·PCR扩增及克隆载体构建第30-31页
     ·测序第31-32页
     ·蛋白结构域分析第32页
     ·多序列重排分析第32-35页
     ·蛋白质结构模拟第35页
     ·毛白杨DHAR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第35-36页
     ·毛白杨DHAR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36-38页
3 毛白杨DHAR蛋白的表达及生化功能的研究第38-47页
   ·材料与方法第38-42页
     ·表达引物的设计第38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39页
       ·酶切反应第39页
       ·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第39页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第39-40页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40页
     ·质谱分析第40-41页
     ·凝胶过滤层析检测第41页
     ·蛋白底物活性的测定第41页
     ·蛋白动力学参数测定第41页
     ·温度依赖性第41-42页
     ·pH依赖性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2页
     ·毛白杨DHAR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42-43页
     ·蛋白质分子量的鉴定第43-44页
     ·毛白杨DHAR蛋白活性测定第44-47页
       ·底物活性的测定第44-45页
       ·酶促动力学分析第45页
       ·温度依赖性分析第45-46页
       ·PH依赖性分析第46-47页
4 毛白杨DHAR蛋白与底物GSH结合机制的分析第47-55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蛋白质结构模拟第47页
     ·突变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第47-48页
     ·蛋白质的诱导表达及分离纯化第48页
     ·分子筛第48页
     ·ANS荧光检测第48页
     ·生化特性分析第48-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5页
     ·毛白杨DHAR蛋白结构模拟与底物结合位点的分析第49-50页
     ·PtoDHAR2突变体的构建第50页
     ·PtoDHAR2突变体的表达与纯化第50-51页
     ·PtoDHAR2突变体分子量的鉴定第51-52页
     ·PtoDHAR2突变体蛋白的结构分析第52-53页
     ·PtoDHAR2突变体蛋白的活性测定第53-55页
       ·底物活性的测定第53-54页
       ·酶促动力学分析第54-55页
5 讨论第55-58页
6 总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个人简介第64-65页
导师简介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倍体杂交群体的三点连锁分析模型
下一篇:锡林郭勒盟农牧业干旱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