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词表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引言 | 第13-15页 |
| 临床研究 | 第15-36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15-17页 |
| ·研究病例来源 | 第15页 |
| ·病例选择 | 第15-17页 |
| ·诊断标准 | 第15页 |
|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 ·排除标准 | 第15-16页 |
| ·病例脱落和剔除标准 | 第16页 |
| ·中止试验标准 | 第16-1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 ·材料 | 第17页 |
| ·病例分组 | 第17页 |
| ·治疗方案 | 第17-19页 |
| ·治疗组方案 | 第18-19页 |
| ·对照组方案 | 第19页 |
| ·一般观察指标 | 第19页 |
| ·一般情况 | 第19页 |
| ·生命体征指标 | 第19页 |
| ·理化检查指标 | 第19页 |
| ·疗效评价指标和评定标准 | 第19-21页 |
| ·肿胀评定 | 第19-20页 |
| ·压疮评价 | 第20页 |
| ·VAS疼痛评分 | 第20页 |
| ·骨痂评分 | 第20页 |
| ·夹板调整次数评定 | 第20-21页 |
| ·Gard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 | 第21页 |
| ·远期疗效评定 | 第21页 |
| ·异常情况处理 | 第21页 |
| ·指标评定时间 | 第21-22页 |
| ·随访 | 第22页 |
| ·随访目的 | 第22页 |
| ·随访方式 | 第22页 |
| ·安全性指标及评定标准 | 第22-23页 |
| ·安全性指标 | 第22-23页 |
| ·安全性评定标准 | 第23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23-24页 |
| ·技术路线和临床观察流程图 | 第24-25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 ·临床观察流程图 | 第24-2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 ·病例完成情况 | 第25-26页 |
| ·治疗前两组病例基本情况分析 | 第26页 |
| ·安全性观察 | 第26-27页 |
| ·肿胀评分 | 第27-28页 |
| ·压疮评分 | 第28页 |
| ·VAS疼痛评分 | 第28-29页 |
| ·夹板整次数评定 | 第29页 |
| ·骨痂评分 | 第29-30页 |
| ·Gard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 | 第30页 |
| ·远期疗效评定 | 第30-32页 |
| 4 讨论 | 第32-36页 |
| ·小夹板外固定的起源、发展 | 第32页 |
| ·小夹板外固定的机理 | 第32-33页 |
| ·桡骨远端骨折的危害 | 第33页 |
| ·改良小夹板与传统小夹板疗效的比较 | 第33-34页 |
| ·与石膏及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比较 | 第34页 |
| ·与内固定比较 | 第34-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课题资助 | 第40-4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及发表论文 | 第41-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42-43页 |
| 文献综述 | 第43-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附件1 病例报告表 | 第52-56页 |
| 附件2 骨痂评分表 | 第56页 |
| 附件3 Gard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表及评分指南 | 第56-58页 |
| 附件4 实验室检查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