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2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 第11-15页 |
| ·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 第11-12页 |
| ·城市污水生化处理的发展动态 | 第12-15页 |
| ·国内外污水处理厂改造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 ·我国和新疆城镇污水处理的发展及处理现状 | 第16-17页 |
| ·污水处理工艺优选设计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和静县污水处理厂改造标准及设计方法 | 第22-34页 |
| ·和静县污水处理厂概况 | 第22-25页 |
| ·自然概况 | 第22页 |
| ·工程概况 | 第22-25页 |
| ·现污水处理厂存在问题 | 第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 ·计算投资估算方法 | 第25-26页 |
| ·净现值法 | 第26-27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27-30页 |
|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和排放标准 | 第30-33页 |
| ·污水设计水量、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 | 第30-32页 |
| ·污泥处理要求 | 第32页 |
| ·臭气处理要求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基于和静县污水厂原有构筑物改造的经济评价 | 第34-47页 |
| ·概述 | 第34页 |
| ·原构筑改造方案的确定 | 第34-42页 |
| ·原系统预处理单元 | 第34-40页 |
| ·和静县污水处理厂工艺生化系统 | 第40-41页 |
| ·污泥处理系统设计 | 第41-42页 |
| ·经济指标构建 | 第42-45页 |
| ·构造依据 | 第42页 |
| ·不利用原构筑物污水处理厂总投资估算 | 第42-44页 |
| ·利用原构筑物污水处理厂总投资估算 | 第44页 |
| ·未利用原构筑物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计算 | 第44-45页 |
| ·利用原构筑物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计算 | 第45页 |
| ·两方案净现值及选择方案 | 第45-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和静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艺选择 | 第47-59页 |
| ·和静县污水处理厂备选方案确定 | 第47-52页 |
| ·概述 | 第47页 |
| ·厌氧兼氧好氧法 | 第47-48页 |
| ·氧化沟工艺 | 第48页 |
|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 第48-49页 |
| ·曝气生物滤池 | 第49-50页 |
| ·备用方案确定 | 第50-52页 |
| ·工艺方案优选 | 第52-57页 |
| ·工艺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2页 |
| ·工艺方案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52-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和静县污水处理厂改造工艺设计 | 第59-85页 |
|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 第59-63页 |
| ·氧化沟类型选择 | 第59-62页 |
| ·工艺流程图 | 第62-63页 |
| ·总图布置 | 第63-64页 |
| ·布置原则 | 第63页 |
| ·总平面布置 | 第63页 |
| ·厂区道路 | 第63页 |
| ·给水排水 | 第63-64页 |
| ·厂区竖向设计 | 第64页 |
| ·卫生、安全及防污染措施 | 第64页 |
| ·单体构筑物设计计算 | 第64-73页 |
| ·原系统改造设计 | 第64-66页 |
| ·改造后原系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量设计计算 | 第66-67页 |
| ·污水处理系统各单元处理效率预测 | 第67-68页 |
| ·新建污水处理单元设计 | 第68-73页 |
| ·主要设备和材料 | 第73页 |
| ·结构设计 | 第73-75页 |
| ·厂区主要构筑物及结构形式 | 第73-74页 |
| ·抗渗防裂技术措施 | 第74页 |
| ·设计技术标准 | 第74页 |
| ·主要建筑材料 | 第74-75页 |
| ·供配电系统 | 第75-79页 |
| ·设计依据 | 第75页 |
| ·设计范围 | 第75页 |
| ·供电电源 | 第75页 |
| ·电力负荷及供配电系统 | 第75-78页 |
| ·主要设备选型 | 第78页 |
| ·计量、补偿、及控制保护 | 第78页 |
| ·电动机启动方式 | 第78页 |
| ·照明及防雷接地 | 第78-79页 |
| ·电缆敷设 | 第79页 |
| ·通讯 | 第79页 |
| ·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 | 第79-81页 |
| ·概述: | 第79页 |
|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构成 | 第79页 |
|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 | 第79-80页 |
| ·检测仪表的设置 | 第80-81页 |
| ·供热及通风 | 第81-82页 |
| ·供热 | 第81页 |
| ·通风 | 第81-82页 |
| ·建筑设计 | 第82-83页 |
| ·单体设计 | 第82-83页 |
| ·绿化设计 | 第83页 |
| ·节能设计 | 第83-84页 |
| ·主要构(建)筑物表 | 第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5-88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建议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7页 |
| 附件一 和静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平面示意图 | 第97-98页 |
| 附件二 和静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主要设备清单 | 第98-101页 |
| 附件三 和静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 第101-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