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知识产权的刑事法律保护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研究概况第12-23页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基本界定第12-17页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第12-16页
  二、知识产权的构成要素第16-17页
 第二节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方法第17-20页
  一、民事法律保护第17-18页
  二、行政法律保护第18-19页
  三、刑事法律保护第19-20页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的理论根据第20-23页
  一、应对日益严峻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势第20-21页
  二、促进科技发展与知识产品的再生产第21-22页
  三、迎合国际发展趋势第22-23页
第二章 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现状及缺陷第23-35页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法律的具体法律条款规定(立法演进)和立法模式选择第23-26页
  一、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法律的具体法律条款规定第23-24页
  二、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法律立法模式的选择第24-26页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现状第26-31页
  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概述第26-29页
  二、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现实状况第29-31页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缺陷第31-35页
  一、知识产权刑法保护范围过于狭窄与模糊第31-32页
  二、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司法程序不完善第32-33页
  三、知识产权执法混乱第33-35页
第三章 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之完善第35-43页
 第一节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刑事立法体系第35-37页
  一、扩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范围第35-36页
  二、细化知识产权侵权犯罪的数额规定第36页
  三、完善有关知识产权案件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第36-37页
  四、完善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刑罚结构第37页
 第二节 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第37-39页
  一、加强执法的集中统一管理第37-38页
  二、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密切合作第38页
  三、做好日常整治与专项整治活动第38页
  四、统一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打击的执法标准第38-39页
  五、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第39页
 第三节 完善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保护的诉讼程序第39-43页
  一、建立自诉为主公诉为辅的原则第39-40页
  二、完善犯罪案件的立案制度第40页
  三、设立专业的侦查人员第40-41页
  四、设立专业的知识产权鉴定机构第41页
  五、建立犯罪案件专家证人制度第41-42页
  六、审判组织中引入专业人员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网络妨害风化行为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交通肇事“二次碾轧”的对策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