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图索引第9页
表索引第9-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4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1-12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2-13页
     ·基于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启示第13-14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其理论基础第16-20页
   ·关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第16-17页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第16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第16-17页
   ·理论基础第17-20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7-18页
     ·区位理论第18页
     ·土地报酬规律第18-19页
     ·集聚效应论第19-20页
3 示范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第20-31页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20-21页
     ·人工神经网络法第20页
     ·极限条件法第20页
     ·模糊综合评判法第20页
     ·综合加权评分法第20-21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1-26页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21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说明第21-22页
     ·指标说明第22-25页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第25-26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26-29页
     ·权重确定原则第26页
     ·权重确定的方法第26-29页
   ·示范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第29-31页
     ·因素层指标分值第29页
     ·准则层指标分值第29-30页
     ·评价总分值第30-31页
4 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以合肥市为例第31-46页
   ·研究区概况第31页
   ·合肥市在示范区的战略地位第31-32页
   ·土地利用现状第32-40页
     ·土地利用结构第32-36页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6-38页
     ·示范区规划实施后引发的土地管理问题第38-40页
   ·合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第40-46页
     ·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第40-41页
     ·权重的确定第41-42页
     ·合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第42-44页
     ·合肥市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第44-46页
5 借鉴合肥市节约集约用地实践的若干思考第46-49页
   ·加强规划引导控制第46页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第46页
     ·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第46页
   ·探索节约集约用地创新机制第46页
     ·建立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机制第46页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经验引进机制第46页
   ·创新土地管理方法,优化动态监管机制第46-47页
     ·创新土地调控机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第46-47页
     ·实施动态监测,构建三级监管体系第47页
     ·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第47页
     ·强化项目审批管理第47页
   ·加强城市绿化,确保生态稳定性第47-49页
6 结论与讨论第49-50页
   ·结论第49页
   ·讨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DI、R&D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演变--基于滞后效应视角
下一篇:中国农业保险需求和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