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增强混凝土论文--纤维增强混凝土论文

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性能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7页
   ·引言第15页
   ·高性能混凝土第15-19页
     ·高性能混凝土概述第15-16页
     ·国外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16-18页
     ·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第18-19页
   ·纤维混凝土第19-30页
     ·纤维混凝土概述第19-20页
     ·钢纤维混凝土第20-22页
     ·合成纤维混凝土第22-26页
     ·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第26-30页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第30-31页
   ·深梁受剪性能研究进展第31-35页
     ·混凝土深梁的研究第32-34页
     ·纤维混凝土深梁的研究第34-3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5-37页
第2章 试验概况第37-51页
   ·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强度试验概况第37-42页
     ·正交试验方案第37-39页
     ·试验原材料第39-41页
     ·配合比第41页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第41-42页
   ·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试验概况第42-47页
     ·试件设计第42-44页
     ·试件制作与养护第44页
     ·试验设备与装置第44-45页
     ·测试内容和方法第45-46页
     ·加载方式第46页
     ·失效准则第46-47页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第47-50页
     ·试验现象描述第47页
     ·破坏形态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正交试验研究第51-68页
   ·引言第51页
   ·立方体抗压强度第51-56页
     ·受压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第51-52页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第52页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第52-55页
     ·抗压强度计算公式第55-56页
   ·劈裂抗拉强度第56-61页
     ·受拉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第56-57页
     ·劈拉强度试验结果第57页
     ·劈拉强度试验结果分析第57-60页
     ·劈拉强度计算公式第60-61页
   ·拉压强度比第61-63页
     ·拉压强度比试验结果第61页
     ·拉压强度比试验结果分析第61-63页
   ·劈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第63-64页
   ·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作用机理分析第64-67页
     ·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第64-66页
     ·混杂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分析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深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研究第68-84页
   ·引言第68页
   ·抗剪极限强度试验结果第68页
   ·抗剪极限强度试验结果分析第68-72页
     ·混杂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深梁抗剪极限强度的影响第68-70页
     ·单一因素对深梁抗剪极限强度的影响第70-72页
   ·深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第72-83页
     ·规范推荐的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第72-74页
     ·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第74-75页
     ·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导第75-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深梁斜截面抗裂度分析第84-92页
   ·引言第84页
   ·剪切初裂强度试验结果第84页
   ·剪切初裂强度试验结果分析第84-88页
     ·混杂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剪切初裂强度的影响第84-86页
     ·单一因素对深梁剪切初裂强度的影响第86-88页
   ·混凝土深梁斜截面抗裂度计算方法第88-91页
     ·规范推荐的深梁斜截面抗裂度计算公式第88-89页
     ·高性能混凝土深梁斜截面抗裂度计算第89页
     ·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深梁斜截面抗裂度计算公式推导第89-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6章 深梁受剪变形过程与延性分析第92-116页
   ·引言第92页
   ·变形研究第92-108页
     ·斜截面破坏形态分析第92-93页
     ·凝土斜截面应变第93-96页
     ·水平分布钢筋荷载—应变关系第96-99页
     ·竖向分布钢筋荷载—应变关系第99-101页
     ·纵向受力钢筋荷载—应变关系第101-105页
     ·荷载—跨中挠度关系第105-108页
   ·延性分析第108-113页
     ·延性的评定指标第108-109页
     ·延性比试验结果第109页
     ·延性比试验结果分析第109-113页
   ·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机理分析第113-115页
     ·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第113-114页
     ·混杂纤维对深梁抗剪承载力及抗裂度方面的作用第114页
     ·混杂纤维对改善构件延性方面的作用第114-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7章 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深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116-127页
   ·引言第116页
   ·材料本构模型第116-119页
     ·钢筋的本构模型第116-117页
     ·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本构模型第117-119页
   ·钢筋与纤维混凝土的粘结滑移第119-120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20-121页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120页
     ·单元网格划分第120页
     ·加载制度第120-121页
     ·有限元方程求解第121页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第121-124页
     ·深梁破坏形式第121-122页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第122页
     ·钢筋应力分布第122-123页
     ·混凝土应力分布第123页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123-124页
   ·基于有限元的深梁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124-126页
     ·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的影响第124-125页
     ·剪跨比的影响第125-126页
     ·跨高比的影响第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27-130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127-128页
   ·本课题研究展望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和论文发表情况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冷却水软化微碱化协同防垢防腐防污研究
下一篇:自组织结构的形成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