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产过程与生产工艺论文

DAC、DMC聚合反应工艺初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1 绪论第11-25页
   ·概述第11-14页
     ·单体及其相应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11-13页
     ·阳离子聚合物的应用第13-14页
   ·合成方法第14-15页
     ·水溶液聚合方法第14页
     ·反相乳液聚合方法第14页
     ·分散聚合方法第14-15页
     ·其他聚合方法第15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2页
     ·DAC、DMC单体的研究进展第15页
     ·DAC、DMC相应聚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5-22页
   ·本课题组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存在问题第23页
   ·本课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3-25页
     ·课题的提出第23-24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研究意义第24-25页
2 实验原理第25-30页
   ·两种引发体系及其引发原理第25页
     ·引发剂A体系及其引发原理第25页
     ·引发剂B体系及其引发原理第25页
   ·自由基聚合原理第25-28页
     ·DAC均聚反应的基本原理第25-26页
     ·DAC、DMC与AM共聚反应的基本原理第26-28页
   ·影响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合成的因素第28-30页
3 实验部分第30-74页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30-31页
   ·方案设计和结果评价第31-34页
     ·PDAC制备的实验方案设计第31-32页
     ·30%阳离子度P(DAC-AM)制备的实验方案设计第32-33页
     ·30%阳离子度P(DMC-AM)制备的实验方案设计第33页
     ·结果评价第33-34页
   ·基本操作步骤第34-36页
     ·DAC、DMC单体精制的基本操作步骤第34-35页
     ·DAC均聚合成反应的基本操作步骤第35页
     ·DAC与AM共聚合成反应的基本操作步骤第35页
     ·DMC与AM共聚合成反应的基本操作步骤第35-36页
     ·干粉产物制备的基本操作步骤第36页
     ·聚合物精制的基本操作步骤第36页
   ·PDAC制备工艺初步研究第36-49页
     ·正交实验第36-40页
     ·单因素影响规律研究第40-46页
     ·PDAC的表征第46-49页
   ·30%阳离子度P(DAC-AM)制备工艺初步研究第49-60页
     ·初步探索第49-52页
     ·正交优化第52-54页
     ·单因素影响规律研究第54-57页
     ·P(DAC-AM)干粉产物的制备工艺探索第57-58页
     ·30%阳离子度P(DAC-AM)的表征第58-60页
   ·30%阳离子度P(DMC-AM)制备工艺初步研究第60-72页
     ·初步探索第60-64页
     ·正交优化第64-66页
     ·单因素影响规律研究第66-69页
     ·30%阳离子度P(DMC-AM)的表征第69-72页
   ·分析与讨论第72-74页
     ·三种聚合体系反应活性、产物[η]以及Conv.的比较第72页
     ·工艺因素对聚合物[η]影响规律的对比第72-74页
4 结论第74-75页
5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第83-85页
 附录A 特征粘度值测定方法第83页
 附录B 单体转化率测定方法第83-85页
 附录C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第85页
 附录D 聚合物固含量的测定方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料电池用聚芳醚类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活性和抗肿瘤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