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网络商标权犯罪概述 | 第12-21页 |
第一节 网络商标权犯罪的定义 | 第12-15页 |
一、 网络商标权犯罪定义之界定 | 第12-13页 |
二、 网络商标权犯罪法律发展 | 第13-14页 |
三、 网络商标权犯罪域外考察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网络商标权犯罪的特点 | 第15-18页 |
一、 网络商标权犯罪主体的广泛性 | 第16页 |
二、 网络商标权犯罪行为方式的新颖性 | 第16-17页 |
三、 网络商标权犯罪交易便捷且交易量大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网络商标权犯罪带来的新挑战 | 第18-21页 |
一、 网络犯罪特殊主体入罪难 | 第18页 |
二、 网络商标权犯罪行为方式定罪难 | 第18-20页 |
三、 网络商标权犯罪数额的认定难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网络商标权犯罪刑法保护若干问题分析 | 第21-36页 |
第一节 网络商标权犯罪主体扩大问题分析 | 第22-27页 |
一、 网络服务平台经营者的监管不作为 | 第22-24页 |
二、 网络商品或服务经营者的销售行为 | 第24-25页 |
三、 网络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制造行为 | 第25-27页 |
第二节 网络商标权犯罪的特殊行为方式 | 第27-31页 |
一、 抢注他人注册商标域名行为 | 第27-28页 |
二、 网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行为的具体分析 | 第28-30页 |
三、 网络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行为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网络商标权犯罪的数额认定 | 第31-36页 |
一、 网络商标权犯罪数量的认定方法 | 第31-33页 |
二、 网络商标权犯罪价格的认定方法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网络商标权犯罪刑法保护若干问题完善措施 | 第36-44页 |
第一节 扩充网络商标权犯罪相关概念的内涵 | 第37-39页 |
一、 将商标域名纳入商标范畴 | 第37-38页 |
二、 将网络商标水印纳入商标标识范畴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完善网络商标权犯罪相关问题的立法 | 第39-42页 |
一、 增加抢注注册商标域名罪 | 第40-41页 |
二、 增加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假冒注册商标水印行为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增加网络商标权犯罪相应司法解释 | 第42-44页 |
一、 明确销售网络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行为性质 | 第42-43页 |
二、 明确网络商标权犯罪数额认定方法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