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流量控制方案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发展现状第9-13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校园网络 P2P 流量控制的发展现状第12-13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3-14页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4-15页
第二章 P2P 流量控制技术概述第15-26页
   ·P2P 基本概念第15页
   ·P2P 系统的分类模式第15-24页
     ·“集中定位"型的 P2P 系统第16-21页
     ·“完全对等”方式的 P2P 系统第21-24页
   ·现有的 P2P 识别技术分析第24-26页
第三章 校园网络的特点及防火墙第26-37页
   ·校园网络的特点第26-28页
   ·防火墙概述第28-37页
     ·防火墙定义第28-29页
     ·防火墙的主要技术第29-32页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第32-35页
     ·防火墙发展的趋势第35-37页
第四章 P2P 流量控制方案总体构架第37-46页
   ·P2P 流量控制方案的技术背景第37-41页
     ·防火墙的架构第37-38页
     ·防火墙的数据包处理流程第38-41页
   ·校园网络 P2P 流量控制的工作原理第41-46页
     ·校园网络中的安全域第41-42页
     ·校园网络防火墙的安全策略第42页
     ·校园网络 P2P 流量识别算法的数据结构设计第42-44页
     ·校园网络 P2P 流量控制的工作流程第44-46页
第五章 校园网络 P2P 流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实现第46-69页
   ·基于数据挖掘的 P2P 流量管理模型第46-58页
     ·数据挖掘基础第46-47页
     ·建立基于数据挖掘的 P2P 流量管理框架第47-48页
     ·模型建立第48-52页
     ·P2P 分类识别第52-55页
     ·P2P 流量限制第55页
     ·P2P 下载检测模型第55-58页
   ·基于特征值识别的 P2P 流量管理第58-69页
     ·特征值识别思路分析第59页
     ·基于应用层特征值识别的 P2P 流量管理框架第59-60页
     ·P2P 特征值分析第60-65页
     ·P2P 特征值识别及管理第65-69页
第六章 模拟实验及校园网络 P2P 流量控制策略分析第69-79页
   ·模拟实验结果第69-72页
   ·各个流量统计报表模拟实验结果第72-76页
   ·校园网络 P2P 流量控制策略分析第76-77页
   ·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truts框架的绍兴市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RouterOS系统的流量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