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概述 | 第8-14页 |
第一节 被害人权利概述 | 第8页 |
第二节 被害人当事人化的现实困境 | 第8-11页 |
一、当事人地位 | 第9页 |
二、被害人当事人化的现实困境 | 第9-11页 |
三、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 第11页 |
第三节 保障被害人权益的意义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国际社会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有关规定 | 第14-17页 |
第一节 国际社会的有关规定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联合国的有关规定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第四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20-35页 |
第一节 完善被害人权利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 第20页 |
第二节 完善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建议 | 第20-22页 |
一、赋予被害人上诉权 | 第20-21页 |
二、参与庭审的权利 | 第21页 |
三、提出量刑建议的权利 | 第21页 |
四、被害人参与刑罚执行的权利 | 第21页 |
五、对被害人的人格加强保护 | 第21-22页 |
六、确立告知被害人诉讼地位、权利、义务、的制度和程序 | 第22页 |
第三节 建立国家补偿制度 | 第22-25页 |
一、国家补偿制度概述 | 第22-23页 |
二、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行性 | 第23-24页 |
三、确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建立被害援助制度 | 第25-33页 |
一、被害援助制度概述 | 第25-27页 |
二、我国对被害人的援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 第27页 |
三、被害援助的内容 | 第27-33页 |
第五节 公共教育 | 第33页 |
第六节 设立专门机构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