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双馈风电机组转子变流器对短路特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4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2页
     ·并网 DFIG 故障电流分析计算研究现状第10-11页
     ·Crowbar 保护电路对并网 DFIG 故障特性影响研究现状第11页
     ·研究现状总结第11-12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4页
2 基于 PSCAD 的双馈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第14-32页
   ·引言第14页
   ·PSCAD 软件介绍第14页
   ·双馈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第14-16页
   ·风力机模型第16-17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第17-23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7-19页
     ·坐标变换第19-21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21-23页
   ·变流器模型第23-26页
   ·变流器控制模型第26-31页
     ·网侧变流器控制模型第26-28页
     ·转子侧变流器控制模型第28-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计及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特性的 DFIG 短路电流第32-46页
   ·引言第32页
   ·DFIG 的复矢量模型第32-34页
   ·电网对称短路时的 DFIG 短路电流计算第34-41页
     ·不计变流器控制影响第34-37页
     ·计及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特性的影响第37-38页
     ·对比分析第38-41页
   ·仿真验证第41-45页
     ·算例一第41-43页
     ·算例二第43-45页
   ·本章小节第45-46页
4 CROWBAR 电路动作前后的 DFIG 短路电流特性第46-55页
   ·引言第46页
   ·Crowbar 保护电路第46-50页
     ·Crowbar 保护电路类型第46-48页
     ·Crowbar 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第48-50页
   ·Crowbar 电路动作前后的 DFIG 短路电流第50页
   ·仿真对比分析第50-54页
   ·本章小节第54-5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主要结论第55页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页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刷双馈电机无源性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中国西南地区山羊繁殖性能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