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民事诉讼证人制度概述 | 第9-17页 |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人制度核心概念及相互关系辩析 | 第9-11页 |
一、 证人概念 | 第9-10页 |
二、 证人证言 | 第10-11页 |
三、 民事诉讼证人制度与证人、证人证言之关系辩析 | 第11页 |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人制度正当化的理论根源 | 第11-14页 |
一、 约束性辩论原则价值的实现 | 第11-12页 |
二、 直接言词原则的体现 | 第12-13页 |
三、 公法上的义务性要求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人制度正当化的现实依据 | 第14-17页 |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 | 第14页 |
二、 法律多元文化体系的生成 | 第14-15页 |
三、 我国法律发展的趋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立法缺陷 | 第17-19页 |
一、 民事诉讼证人资格立法不完备 | 第17-18页 |
二、 民事诉讼证人证言的询问规则欠缺 | 第18页 |
三、 民事诉讼证人权利义务立法不对等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司法障碍 | 第19-21页 |
一、 书面审的泛滥 | 第19页 |
二、 印证式的证人证言采信方法不科学 | 第19-20页 |
三、 司法人员自身素质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 第21-23页 |
一、 立法基础理念的缺失 | 第21页 |
二、 司法技术改革的滞后 | 第21-22页 |
三、 立法者、司法者观念的陈旧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国外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比较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国外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立法比较 | 第23-27页 |
一、 证人资格逐步明确 | 第23-24页 |
二、 证人询问规则立法不断健全 | 第24-25页 |
三、 证人权利义务、责任相对完备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国外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司法方面比较 | 第27页 |
一、 司法技术上证人证言的采信方法不断完善 | 第27页 |
二、 在司法观念上体现出对证人的充分尊重 | 第27页 |
第三节 国外确立民事诉讼证人制度考量的重点 | 第27-29页 |
一、 民事诉讼证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 第27-28页 |
二、 民事诉讼程序公正 | 第28页 |
三、 以追求法律真实为目的的证人证言质询规则的完善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建议 | 第29-36页 |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立法理念的更新 | 第29-30页 |
一、 树立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立法理念 | 第29页 |
二、 树立符合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价值的立法理念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人制度司法改革的重点 | 第30-32页 |
一、 言词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 | 第30-31页 |
二、 完善证人证言的采信方法 | 第31页 |
三、 树立以人为本的证人观念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证人制度的重构 | 第32-36页 |
一、 证人资格制度 | 第32页 |
二、 证人交叉询问制度 | 第32-33页 |
三、 证人权利义务、责任制度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