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滴丸的药学研究
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引言 | 第15-20页 |
一、“温胆滴丸”的立题依据 | 第15页 |
二、温胆滴丸中各药材的现代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三、中药滴丸剂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第一章 指标性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0-3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0-30页 |
·薄层色谱(TLC)方法的建立 | 第20-23页 |
·样品中陈皮苷的含量测定 | 第23-26页 |
·络合—比色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第26-30页 |
3 讨论 | 第30页 |
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二章 药材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32-43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2-41页 |
·温胆滴丸的处方 | 第33页 |
·药材中总黄酮含量和干浸膏得率的测定 | 第33页 |
·药材提取工艺 | 第33-35页 |
·挥发油提取工艺 | 第35-37页 |
·药材提取液精制方法的考察及优化 | 第37-41页 |
·最终提取纯化方法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2页 |
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温胆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 第43-51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3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3-48页 |
·溶散时限的测定 | 第43页 |
·温胆滴丸的制备方法 | 第43页 |
·温胆滴丸处方设计与优化 | 第43-47页 |
·滴制成型性工艺研究 | 第47-48页 |
·最佳工艺验证实验 | 第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温胆滴丸包衣工艺及初步稳定性考察 | 第51-61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1-59页 |
·包衣液处方 | 第51页 |
·包衣液的配置 | 第51页 |
·包衣操作 | 第51-52页 |
·包衣工艺的优化 | 第52-53页 |
·温胆滴丸体外溶出度考察 | 第53-55页 |
·三批样品重现性试验 | 第55-56页 |
·防潮性质 | 第56页 |
·温胆滴丸初步稳定性 | 第56-59页 |
3 讨论 | 第59-60页 |
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温胆滴丸的药效学研究 | 第61-64页 |
1 动物与试药 | 第6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1-63页 |
·给药剂量 | 第61页 |
·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第61-62页 |
·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的影响 | 第62页 |
·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量作用的影响 | 第62-63页 |
3 讨论 | 第63页 |
4 小结 | 第63-64页 |
全文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