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五味子属植物概述 | 第12-14页 |
·五味子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 第12页 |
·五味子属植物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五味子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3-14页 |
·遗传多样性概述 | 第14-17页 |
·遗传多样性概念及意义 | 第14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20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方法 | 第21-26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1-22页 |
·数据统计 | 第22-26页 |
第3章 SS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第26-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供试材料 | 第26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6-27页 |
·SSR单因素实验 | 第27-28页 |
·SSR正交实验 | 第28-30页 |
·SSR反应体系建立与正交设计优化 | 第30-37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30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30-34页 |
·正交设计实验优化 | 第34-35页 |
·退火温度确定 | 第35-37页 |
·讨论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秦岭地区五味子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第38-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页 |
·供试材料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SSR扩增多态性 | 第38-39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9-40页 |
·种间遗传分化及基因流 | 第40-41页 |
·聚类分析 | 第41-44页 |
·主坐标分析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第48-56页 |
·材料方法 | 第48页 |
·供试材料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8-49页 |
·各居群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 第49-51页 |
·聚类分析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