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2页 |
·工业固废的特点 | 第8-9页 |
·工业固废的分类与行业分布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工业固废危害及处理技术基本现状 | 第12-22页 |
·工业固体废物危害 | 第12-14页 |
·工业固体废物对水体的污染 | 第12-13页 |
·工业固体废物对大气的污染 | 第13页 |
·工业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 | 第13页 |
·工业固体废物对动植物和人体的危害 | 第13-14页 |
·工业固体废物的其它危害 | 第14页 |
·工业固废处理处置原则 | 第14-15页 |
·典型工业废物处置途径 | 第15-21页 |
·工业固废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典型行业工业固废处理技术 | 第16-21页 |
·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工业固废管理基本现状 | 第22-34页 |
·全过程固体废物管理 | 第22-26页 |
·全过程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 第22页 |
·发达国家实施全过程固体废物管理的现状 | 第22-23页 |
·工业固体废物预防措施 | 第23-25页 |
·清洁生产 | 第25-26页 |
·分级管理 | 第26-28页 |
·欧盟 | 第26页 |
·美国 | 第26-27页 |
·中国的现状和问题 | 第27-28页 |
·交换机制 | 第28-30页 |
·信息交换 | 第28页 |
·实物交换 | 第28-29页 |
·工业固废交换过程 | 第29页 |
·实例 | 第29-30页 |
·美国工业固废管理实践 | 第30-33页 |
·美国 EPA 工业固废管理导则 | 第30-32页 |
·美国对于工业废物管理的实践方法 | 第32-33页 |
·国外工业固废管理法规介绍 | 第33-34页 |
·美国的 RCRA | 第33页 |
·联合国的固废管理法规 | 第33-34页 |
第四章 上海市工业固废现状 | 第34-48页 |
·现状调查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34-36页 |
·上海市工业固废现状 | 第36-45页 |
·上海市工业固体废物“源、流、量”的基本现状 | 第36-37页 |
·上海市工业废物区域分布规律 | 第37-39页 |
·工业废物的行业分布规律 | 第39-41页 |
·其它类工业固废 | 第41-42页 |
·大宗工业固废的情况 | 第42-45页 |
·上海市工业固废管理面临的问题 | 第45-46页 |
·现有法律法规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上海市工业固废管理发展趋势 | 第48-51页 |
·工业固废管理途径 | 第48页 |
·完善工业固废管理体系 | 第48-50页 |
·明确职责分工 | 第48-49页 |
·推进清洁生产 | 第49页 |
·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 第49页 |
·解决工业固废管理资金 | 第49页 |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49-50页 |
·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的手段 | 第50-51页 |
第六章 上海市工业固废管理和污染防治对策措施 | 第51-57页 |
·工业固体废物源头预防的环境管理措施 | 第51-52页 |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者应依法履行预防与治理的法律责任 | 第51页 |
·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企业的管理 | 第51-52页 |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 | 第52-57页 |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属地化监督管理 | 第52页 |
·加强立法,完善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 第52-53页 |
·建立和健全工业固体废物全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 第53页 |
·建立和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理处置政策体系 | 第53页 |
·建立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理处置网络 | 第53-54页 |
·疏堵结合,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综合整治 | 第54-55页 |
·长三角联动,加强对固体废物转移、综合利用与处理处置的管理 | 第55-56页 |
·增加科研投入,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