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中山市电子眼视频监控信息系统的建设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电子眼视频监控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分析 | 第15-26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系统功能分析 | 第15-16页 |
·系统结构分析 | 第16-18页 |
·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 | 第18-22页 |
·视频闯红灯违法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设计 | 第18-19页 |
·视频超速违法抓拍系统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设计 | 第19-21页 |
·高速摄像技术 | 第21-22页 |
·缩写词和术语 | 第22-26页 |
·缩写词 | 第22-24页 |
·术语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中山市电子眼视频监控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第26-39页 |
·功能需求 | 第26-28页 |
·车辆监测功能 | 第26页 |
·车辆通行信息记录功能 | 第26页 |
·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录功能 | 第26页 |
·机动车交通安全违法信息记录功能 | 第26-27页 |
·视频监控功能 | 第27页 |
·交通流信息采集功能 | 第27页 |
·设备管理功能 | 第27-28页 |
·技术需求 | 第28-39页 |
·路口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需求 | 第29-30页 |
·系统结构图 | 第30页 |
·前端系统功能需求 | 第30-36页 |
·后端系统功能需求 | 第36-38页 |
·数据处理及共享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中山市电子眼视频监控信息系统的设计 | 第39-66页 |
·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实用性原则 | 第39页 |
·可靠性原则 | 第39页 |
·先进性原则 | 第39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39页 |
·经济性原则 | 第39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9-40页 |
·安全性原则 | 第40页 |
·设计依据 | 第40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40-44页 |
·基本功能 | 第41页 |
·强光、逆光下的图像处理技术 | 第41页 |
·抓拍跨线、压线等行驶车辆抓拍技术 | 第41-44页 |
·技术参数 | 第44-45页 |
·系统原理和关键算法 | 第45-49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45-48页 |
·设备工作逻辑 | 第48页 |
·车辆检测关键算法 | 第48-49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49-52页 |
·摄像机信息表 | 第49-50页 |
·监视器信息表 | 第50页 |
·视频分组信息表 | 第50-51页 |
·矩阵类型表 | 第51页 |
·预置位信息表 | 第51页 |
·用户信息表 | 第51-52页 |
·视频预案信息配置表 | 第52页 |
·前端软件开发 | 第52-66页 |
·登录界面 | 第52-53页 |
·基本设置 | 第53-54页 |
·网络设置 | 第54-56页 |
·逻辑设置 | 第56-58页 |
·车道设置 | 第58-60页 |
·摄相机参数设置 | 第60-61页 |
·摄像机测光区域 | 第61页 |
·设备状态 | 第61-62页 |
·文件下载 | 第62-63页 |
·系统升级 | 第63页 |
·系统状态 | 第63-64页 |
·系统重启 | 第64-66页 |
第五章 中山市电子眼视频监控信息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 第66-85页 |
·功能的实现 | 第66-72页 |
·违法抓拍 | 第66-71页 |
·视频分组显示 | 第71-72页 |
·系统选点原则 | 第72-73页 |
·设备安装 | 第73-75页 |
·抓拍效果 | 第75-81页 |
·实拍效果图 | 第75-78页 |
·抓拍界面图 | 第78页 |
·处罚用图片效果图 | 第78-81页 |
·系统测试 | 第81-85页 |
·串口通信测试 | 第81-82页 |
·抓拍模拟测试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