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弓形虫病概述 | 第12-16页 |
·病原学 | 第12-13页 |
·流行病学及危害 | 第13-14页 |
·检测方法 | 第14页 |
·弓形虫病的防治 | 第14-16页 |
·弓形虫主要抗原基因 | 第16页 |
·弓形虫单克隆抗体 | 第16-17页 |
·本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弓形虫P30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弓形虫速殖子抗原的制备 | 第18-34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结果 | 第24-31页 |
·讨论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抗弓形虫P30重组蛋白及速殖子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4-51页 |
·材料 | 第34-36页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细胞株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试验用试剂配制 | 第34-36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41页 |
·动物免疫 | 第36-37页 |
·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效价 | 第37-38页 |
·间接ELISA方法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7-38页 |
·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效价 | 第38页 |
·细胞融合 | 第38-40页 |
·饲养细胞的制备 | 第38-39页 |
·骨髓瘤细胞的准备 | 第39页 |
·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 第39页 |
·细胞融合 | 第39-40页 |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第40页 |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 | 第40页 |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第40-41页 |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 第40-41页 |
·杂交瘤细胞的复苏 | 第41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41页 |
·细胞培养上清的制备 | 第41页 |
·单抗小鼠腹水的制备 | 第41页 |
·结果 | 第41-49页 |
·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效价 | 第41-45页 |
·间接ELISA方法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2-45页 |
·免疫小鼠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45页 |
·细胞融合 | 第45-48页 |
·饲养细胞的制备 | 第45-47页 |
·骨髓瘤细胞的准备 | 第47页 |
·细胞融合 | 第47-48页 |
·杂交瘤细胞的形态观察 | 第48页 |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 | 第48-49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 第51-56页 |
·材料 | 第51页 |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试验用试剂配制 | 第51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 第51页 |
·方法 | 第51-52页 |
·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及小鼠腹水效价的测定 | 第51页 |
·单克隆抗体亚类的鉴定 | 第51-52页 |
·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 第52页 |
·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鉴定 | 第52页 |
·结果 | 第52-55页 |
·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及小鼠腹水效价的测定 | 第52页 |
·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 第52-53页 |
·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分析 | 第53页 |
·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检测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