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1-28页 |
| ·益生菌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 ·肠道微环境 | 第11页 |
| ·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与失衡 | 第11-12页 |
| ·益生菌定义 | 第12-14页 |
| ·益生菌作用机制 | 第14-16页 |
| ·益生菌在动物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IBDV形态结构 | 第18页 |
| ·IBDV基因组结构 | 第18-19页 |
| ·IBDV抗原性 | 第19页 |
| ·IBDV致病性 | 第19-20页 |
| ·IBDV诊断 | 第20页 |
| ·IBDV预防 | 第20-21页 |
| ·氧化-抗氧化系统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 ·氧化应激、活性氧及氧化损伤生物学机制 | 第21-22页 |
| ·抗氧化应激反应机制 | 第22页 |
| ·氧化-抗氧化物质 | 第22-27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4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32页 |
| ·益生菌 | 第28页 |
| ·IBD疫苗和IBD强毒 | 第28页 |
|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28-32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47页 |
| ·益生菌微胶囊制备 | 第32-33页 |
| ·实验动物分组及其处理 | 第33-34页 |
| ·被检材料采取 | 第34-35页 |
|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35-4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80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血清T-SOD、MDA及NO含量变化 | 第47-51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血清T-SOD含量变化 | 第47-48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血清MDA含量变化 | 第48-49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血清NO含量变化 | 第49-51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组织器官T-SOD含量及SOD分型检测 | 第51-59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组织器官T-SOD含量变化 | 第51-57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组织器官中SOD分型 | 第57-59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组织器官中MDA含量及组织病理变化 | 第59-69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组织器官中MDA含量变化 | 第59-66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IBDV攻击后组织病理变化 | 第66-68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IBDV攻击后法氏囊中结缔组织变化 | 第68-69页 |
| ·雏鸡iNOS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69-80页 |
| ·雏鸡iNO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69-70页 |
|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优化 | 第70页 |
| ·重组蛋白切胶纯化 | 第70-71页 |
| ·重组蛋白Western Blot鉴定 | 第71页 |
| ·兔抗鸡iNOS多克隆抗体效价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71-72页 |
| ·IBDV攻毒后组织器官iNOS表达 | 第72-73页 |
| ·益生菌应用雏鸡组织器官中NO含量变化 | 第73-80页 |
| 4 讨论 | 第80-85页 |
| ·益生菌对雏鸡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 第80-81页 |
| ·组织器官中SOD分型检测及其意义 | 第81页 |
| ·益生菌对雏鸡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 第81-82页 |
| ·益生菌对雏鸡NO含量变化及iNOS表达影响 | 第82-83页 |
| ·益生菌不同组合对雏鸡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 | 第83-85页 |
| 5 结论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10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