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客车转向架发展状况 | 第12-16页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4-16页 |
·客车转向架部件性能分析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客车转向架的性能评价 | 第20-31页 |
·客车转向架承受的典型载荷 | 第20-21页 |
·客车转向架结构强度性能评价 | 第21-25页 |
·国际铁路联盟 UIC515-4 标准 | 第22-24页 |
·国际铁路联盟 UIC615-4 标准 | 第24-25页 |
·两种标准的比较 | 第25页 |
·客车转向架结构疲劳性能评价 | 第25-30页 |
·JIS 标准 | 第25-28页 |
·ASME 标准 | 第28-30页 |
·两种标准的比较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高速动车组动车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分析及试验验证 | 第31-49页 |
·构架结构特点 | 第31-32页 |
·构架有限元模型 | 第32-35页 |
·单元类型 | 第32-33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33-35页 |
·构架的计算载荷 | 第35-37页 |
·评定标准 | 第35页 |
·计算载荷 | 第35-36页 |
·位移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构架静强度分析 | 第37-44页 |
·特殊和主要运营载荷工况的静强度分析 | 第37-41页 |
·超常载荷工况的静强度分析 | 第41-44页 |
·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车体关键部件的疲劳试验与仿真分析 | 第49-65页 |
·基于美国 ASME 标准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系统 | 第49-52页 |
·关键部件的疲劳试验 | 第52-56页 |
·疲劳试样 | 第52-53页 |
·疲劳试验过程 | 第53-55页 |
·疲劳试验结果 | 第55-56页 |
·关键部件焊缝的疲劳寿命预测 | 第56-63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56页 |
·焊缝评估位置 | 第56-57页 |
·边界条件 | 第57页 |
·静强度分析结果 | 第57-58页 |
·焊缝结构应力分析结果 | 第58-60页 |
·疲劳寿命预测 | 第60-63页 |
·数值仿真与疲劳试验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动车组动车转向架构架焊缝疲劳寿命预测 | 第65-90页 |
·基于美国 ASME 标准的构架焊缝疲劳寿命预测技术路线 | 第65-67页 |
·构架的疲劳载荷 | 第67-72页 |
·载荷列表说明 | 第67-68页 |
·疲劳载荷列表 | 第68-72页 |
·构架焊缝疲劳寿命评估部位 | 第72-74页 |
·构架焊缝应力集中分析 | 第74-81页 |
·构架焊缝疲劳寿命预测 | 第81-85页 |
·构架焊缝的抗疲劳设计 | 第85-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