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2页 |
1 两栖动物MHC基因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两栖动物MHC基因的结构特点 | 第11-14页 |
·两栖类MHC Ⅰ基因 | 第12-13页 |
·两栖类MHC Ⅱ基因 | 第13-14页 |
·两栖类MHC Ⅲ基因 | 第14页 |
·两栖动物MHC基因的主要功能 | 第14-16页 |
·组织排异作用 | 第14-15页 |
·免疫作用 | 第15-16页 |
·MHC基因在两栖动物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MHC与两栖类系统进化研究 | 第16-17页 |
·MHC与两栖类抗病研究 | 第17-18页 |
·MHC基因多态性与两栖类种群遗传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 | 第18页 |
·展望 | 第18-19页 |
2 棘胸蛙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棘胸蛙MHC ⅡB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22-3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2-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样本准备 | 第22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31页 |
·基因组R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RT-PCR扩增 | 第24-25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25页 |
·SMART RACE PCR扩增 | 第25-29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9页 |
·PCR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 第29-30页 |
·连接T载体,进行克隆转化 | 第30页 |
·序列拼接及cDNA序列分析 | 第30-31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31-34页 |
·棘胸蛙组织RNA的提取 | 第31页 |
·棘胸蛙MHC ⅡB基因全长序列分析 | 第31-34页 |
3 讨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棘胸蛙MHC ⅡB基因ORF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 第35-4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7页 |
·材料 | 第35页 |
·样本准备 | 第35页 |
·主要试剂和溶液 | 第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基因组RNA的提取 | 第35页 |
·RT-PCR 字广增 | 第35-36页 |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 第36页 |
·PCR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 第36页 |
·连接T载体,进行克隆转化 | 第36-37页 |
2 结果和数据分析 | 第37-39页 |
·MHC ⅡB基因ORF序列的获得 | 第37-39页 |
·棘胸蛙MI-ICⅡB基因ORF序列多态性分析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棘胸蛙MHC ⅡB等位基因片段多态性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抗病相关性研究 | 第40-51页 |
1 引言 | 第40-4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1-42页 |
·实验样本准备 | 第41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1-42页 |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 第42页 |
·PCR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 第42页 |
·PCR产物阳性克隆的筛选和测序 | 第42页 |
3 结果和数据分析 | 第42-49页 |
·感病个体和抗病个体DNA的提取 | 第42-43页 |
·棘胸蛙MHC ⅡB基因外显子2序列的获得 | 第43页 |
·棘胸蛙MHC ⅡB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分析 | 第43-46页 |
·MHC class ⅡB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及与抗病的关系 | 第46-48页 |
·构建系统进化树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小结和展望 | 第51-53页 |
1 棘胸蛙MHCⅡB基因的序列特征分析 | 第51页 |
2 棘胸蛙抗病相关基因及其应用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