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论文

基于GIS的艾比湖周边绿洲动态变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7-11页
     ·选题依据第7页
     ·绿洲的概念与内涵第7-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8-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第11-13页
     ·研究目标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3-17页
   ·地理位置第13页
   ·气温第13-14页
   ·降水量第14页
   ·蒸发量第14页
   ·光热资源第14页
   ·地形地貌第14-15页
   ·盆地第15页
   ·水文特征第15页
   ·土地资源第15页
   ·植物资源第15-16页
   ·动物资源第16页
   ·社会经济情况第16-17页
第三章 研究区数据及预处理第17-26页
   ·数据的选取第17-18页
     ·数字影像选取第17页
     ·影像特点第17-18页
     ·数据来源第18页
   ·遥感图像预处理第18-21页
       ·遥感影响多波段图像的假彩色合成处理第18-19页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第19页
     ·遥感图像裁剪第19-20页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第20-21页
   ·遥感信息提取第21-26页
     ·目视解译原理第21页
     ·解译标志第21-23页
     ·图像分类方法第23-24页
     ·图像分类结果第24-26页
第四章 艾比湖流域绿洲动态变化监测第26-35页
   ·二十年来艾比湖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第26-27页
     ·1990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析第26页
     ·2001 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析第26-27页
     ·2009 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析第27页
   ·土地利用利用动态分析方法第27-28页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第27页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概率矩阵第27-28页
     ·1 土地利用类型类型转入/转出贡献率第28页
   ·艾比湖区域近 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分析第28-31页
     ·1990-2001 年士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特征第28-29页
       ·面积变化第28-29页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第29页
     ·2001-2009 年士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特征第29-30页
     ·1990-2009 年士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特征第30-31页
   ·艾比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 20 年总体变化特征分析第31-33页
     ·不同时期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分析第31-32页
     ·艾比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 20 年变化速度分析第32-33页
     ·各类型转入/转出贡献率第33页
   ·小结第33-35页
第五章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预测第35-39页
   ·马尔科夫模型第35页
   ·转移概率与动态模拟第35-37页
   ·对马尔科夫过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检验第37页
   ·预测结果第37-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六章 艾比湖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驱动因子分析第39-53页
   ·自然因素的系统分析第39-47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39-40页
     ·气温第40-42页
     ·降水量第42-45页
     ·风速第45-46页
     ·沙尘暴第46-47页
   ·人文因素的驱动分析第47-49页
     ·人口数量变化第47-48页
     ·播种面积的变化第48页
     ·经济增长第48-49页
   ·研究区自然与人为因素贡献率的定量分析第49-51页
     ·资料与方法第49-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小结第51-53页
第七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外国人士在喀什噶尔科学考察活动及影响研究--以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为例
下一篇:近50年博尔塔拉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