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氧化球团回转窑三维温度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球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现状 | 第11-15页 |
·球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 第11-12页 |
·国内外球团矿生产现状 | 第12-13页 |
·球团生产工艺现状 | 第13-15页 |
·回转窑温度场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回转窑温度检测 | 第15-16页 |
·回转窑的传热模型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论文的提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回转窑三维传热模型的建立 | 第19-34页 |
·球团在回转窑内的运动 | 第19-23页 |
·球团在回转窑内的轴向运动 | 第20-21页 |
·球团在回转窑横截面内的运动 | 第21-23页 |
·回转窑内的传热 | 第23-24页 |
·传热模型的建立 | 第24-27页 |
·轴向传热模型 | 第24-26页 |
·横截面二维传热模型 | 第26-27页 |
·模型各项系数计算 | 第27-32页 |
·对流传热系数 | 第27-28页 |
·辐射换热系数 | 第28-29页 |
·被覆盖内壁面与球团间的传热系数 | 第29-31页 |
·窑外壁的传热系数 | 第31-32页 |
·煤粉燃烧放热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传热模型的修正和求解 | 第34-47页 |
·模型中传热系数的修正 | 第34-40页 |
·图像的获取 | 第34-35页 |
·图像的预处理 | 第35-37页 |
·图像的特征提取 | 第37-40页 |
·修正值△h的计算 | 第40页 |
·三维传热模型的求解 | 第40-42页 |
·轴向传热模型求解 | 第40-41页 |
·横截面二维传热模型求解 | 第41页 |
·模型的计算流程 | 第41-42页 |
·模型验证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实现 | 第47-55页 |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取 | 第47-48页 |
·编程软件的选择 | 第47页 |
·数据库系统平台的选择 | 第47-48页 |
·计算工具的选择 | 第48页 |
·软件关键编程的实现 | 第48-51页 |
·数据库编程 | 第48-50页 |
·图像的读取与显示 | 第50-51页 |
·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界面 | 第51-53页 |
·系统的组成 | 第51页 |
·系统主要界面 | 第51-53页 |
·系统软件的应用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