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辨诊疗模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研究--附临证案例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9-30页 |
一、完善中医诊疗方式,建立三辨诊疗模式 | 第9-16页 |
1、中西医两种诊疗模式的不同比较 | 第9-10页 |
2、病证结合诊疗思想 | 第10-11页 |
3、辨证论治的现代化研究思路 | 第11-15页 |
4、辨体论治诊疗思想 | 第15-16页 |
二、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认识 | 第16-21页 |
1、古代医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认识 | 第16-19页 |
2、现代医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举要 | 第19-21页 |
三、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 第21-30页 |
1、病因学说研究 | 第21-23页 |
2、诊断 | 第23-25页 |
3、治疗 | 第25-30页 |
第二部分 三辨诊疗模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应用研究 | 第30-40页 |
一、三辨诊疗模式在妇产科疾病的应用 | 第30-33页 |
1、三辨诊疗模式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提出 | 第30页 |
2、中西医病证结合诊疗思想 | 第30-31页 |
3、一条主线、二条纵线、三法合一 | 第31-33页 |
二、病因病机分析——体质差异是疾病发病的基础 | 第33-34页 |
1、体质差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倾向相关性 | 第33页 |
2、体质差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相关性 | 第33-34页 |
三、辨证方法分析——提取证候要素 | 第34-36页 |
1、病证结合,据证言病,提取基本证候要素 | 第34-35页 |
2、内实外虚,动态时空,提取相关证候要素 | 第35-36页 |
四、基本治疗原则——“三法合一” | 第36-40页 |
1、应证组合,方证对应,基本方加减法 | 第36-37页 |
2、 “二补一通 ”补肾调周法 | 第37-38页 |
3、个体诊疗调体法 | 第38-40页 |
临床病案分析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个人简介 | 第49-50页 |
详细摘要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