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全球能源危机及环境问题 | 第10页 |
| ·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 | 第10-11页 |
| ·光伏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 第11-14页 |
| ·光伏发电的发展历史 | 第11页 |
| ·国外光伏发电的发展 | 第11-12页 |
| ·我国光伏发电的发展 | 第12-13页 |
| ·并网发电成为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第2章 光伏发电系统概述 | 第16-22页 |
| ·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 | 第16页 |
| ·光伏阵列 | 第16-17页 |
| ·变换器 | 第17-18页 |
| ·储能元件 | 第18页 |
|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 第18-20页 |
|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 第18-19页 |
|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第19-20页 |
| ·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分析 | 第22-40页 |
|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分析 | 第22-27页 |
| ·光伏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2页 |
| ·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 | 第22-23页 |
| ·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 | 第23-25页 |
| ·光伏电池的特性 | 第25-27页 |
| ·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 第27-37页 |
| ·恒电压控制法(Constant Voltage Tracking-CVT) | 第27-28页 |
| ·扰动观察法(Perturb & Observe algorithms-P&O) | 第28-30页 |
| ·电导增量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INC) | 第30-32页 |
| ·三点重心比较法(Three-Point Weight Comparison) | 第32-33页 |
| ·最优梯度法(Optimal Gradient Method) | 第33-34页 |
| ·固定参数法(Fixed-Parameter Method) | 第34-35页 |
| ·固定电流法结合扰动观察法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40页 |
| 第4章 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仿真研究 | 第40-52页 |
| ·光伏发电系统中的DC-DC变换器研究 | 第40-44页 |
| ·基本的DC-DC变换电路 | 第40-41页 |
| ·Boost变换器的原理分析 | 第41-42页 |
| ·Boost电路中的参数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42-44页 |
| ·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控制方法仿真研究 | 第44-51页 |
| ·扰动观察法仿真 | 第45-47页 |
| ·电导增量法仿真 | 第47-49页 |
| ·固定电流法结合扰动观察法仿真 | 第49-50页 |
| ·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及实现 | 第52-62页 |
| ·并网逆变器 | 第52-56页 |
| ·并网逆变器的分类 | 第52-53页 |
| ·并网逆变器实现的功能 | 第53页 |
| ·并网逆变器的结构 | 第53-56页 |
| ·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 | 第56-60页 |
| ·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 | 第56-57页 |
| ·单级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实现策略 | 第57-60页 |
| ·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MPPT控制的仿真分析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