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乳房炎研究进展 | 第11-23页 |
·乳房炎概述 | 第11-15页 |
·乳房炎的发生 | 第11-13页 |
·乳房炎的流行情况 | 第13-14页 |
·乳房炎的危害 | 第14-15页 |
·乳房炎病原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乳房炎主要致病细菌 | 第16-17页 |
·引起乳房炎发生的其他病原微生物 | 第17页 |
·乳房炎病理变化 | 第17-19页 |
·临床症状 | 第17-18页 |
·病理学变化 | 第18页 |
·组织和细胞变化 | 第18-19页 |
·细胞因子 | 第19-22页 |
·细胞因子研究 | 第20页 |
·细胞因子特点 | 第20页 |
·IL-12, IL-17, TNF-α和TGF-β,IL-2 | 第20-21页 |
·细胞因子与乳房炎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奶山羊乳房炎流行情况调查及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第23-31页 |
·材料 | 第23页 |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2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5页 |
·乳房炎调查 | 第23-24页 |
·采样 | 第24页 |
·致病菌的动物检测 | 第24页 |
·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4-25页 |
·大肠杆菌O 抗原血清型鉴定 | 第25页 |
·结果 | 第25-28页 |
·乳房炎流行情况 | 第25页 |
·致病菌的动物检测 | 第25-26页 |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6-28页 |
·大肠杆菌O 抗原血清型鉴定 | 第28页 |
·讨论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奶山羊实验性乳房炎细胞因子测定 | 第31-40页 |
·材料 | 第31页 |
·实验动物 | 第31页 |
·病原菌 | 第31页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3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32页 |
·建模 | 第31-32页 |
·生理指标观察及测定 | 第32页 |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32页 |
·结果 | 第32-37页 |
·临床观察 | 第32-33页 |
·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 第33-34页 |
·细胞因子浓度变化 | 第34-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