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结构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论文内容及结构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 2 中国资本市场结构分解 | 第17-20页 |
| ·以金融工具创新为前提的横向多元化 | 第17-18页 |
| ·以同类金融工具不同风险收益为基础的纵向多层次化 | 第18-19页 |
| ·多元化发展与多层次化发展的区别 | 第19-20页 |
| 3 中国资本市场横向结构优化分析 | 第20-31页 |
| ·我国金融工具设计的现状 | 第20-22页 |
| ·我国基础金融工具结构现状 | 第20-21页 |
|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结构现状 | 第21-22页 |
| ·我国金融工具设计的功能缺陷 | 第22-23页 |
| ·无做空机制,无法规避系统性风险 | 第22-23页 |
| ·价值背离严重,市场有效性程度不足 | 第23页 |
| ·成熟资本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借鉴 | 第23-28页 |
| ·推广模式的借鉴 | 第23-25页 |
| ·监管体制的借鉴 | 第25-26页 |
| ·做空机制的借鉴 | 第26-28页 |
| ·政策建议 | 第28-31页 |
| ·完善基础产品 | 第28-29页 |
| ·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 | 第29页 |
| ·稳步推进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国际化 | 第29页 |
| ·鼓励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和交易所制度创新 | 第29-30页 |
| ·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市场立法和监管体系 | 第30页 |
| ·培养和引进专家型人才发展中坚力量 | 第30-31页 |
| 4 中国资本市场纵向结构优化分析 | 第31-47页 |
| ·资本市场纵向结构发展的动因 | 第31-33页 |
| ·最大限度实现资本市场供求均衡 | 第31-32页 |
| ·提高监管效率 | 第32-33页 |
| ·市场拓展的需要 | 第33页 |
| ·资本市场纵向结构发展的条件 | 第33-35页 |
| ·充裕的企业资源 | 第33-34页 |
| ·投资者群体的分化 | 第34-35页 |
| ·技术实现手段的支持 | 第35页 |
| ·我国资本市场纵向结构发展现状和功能缺陷 | 第35-39页 |
| ·我国资本市场纵向结构发展现状 | 第35-37页 |
| ·我国资本市场纵向结构功能缺陷 | 第37-39页 |
| ·成熟资本市场国家和地区纵向结构经验借鉴 | 第39-43页 |
| ·美国资本市场纵向结构分析 | 第39-41页 |
| ·日本资本市场纵向结构分析 | 第41页 |
| ·成熟资本市场层次制度设计的启示 | 第41-43页 |
| ·政策建议 | 第43-47页 |
| ·建立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结构 | 第43-45页 |
| ·我国资本市场层次构建次序 | 第45页 |
| ·改善投资者结构 | 第45-47页 |
| 5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