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完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研究综述第11-13页
     ·劳动争议与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关系第11-12页
     ·国内外关于劳动争议调解的主要理论第12-13页
   ·研究方法与论文特点第13-16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论文特点第14-16页
第2章 劳动争议调解概念辨析与法律属性第16-24页
   ·劳动争议调解概念辨析——以现行立法为依据第16-18页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与劳动争议调解之比较第16-17页
     ·对劳动争议调解概念的重新定义第17-18页
   ·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社会法属性第18-22页
     ·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第19-20页
     ·以实现实质正义为目的第20-22页
     ·以预防劳动争议发生为根本任务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3章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处理机制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24-31页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调解机构众多,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第24-25页
     ·调解员职权不明确,职业化程度低第25-26页
     ·调解的程序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第26-27页
     ·调解在程序上缺乏可操作性第27页
   ·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失灵的原因分析第27-30页
     ·过分倚重诉讼抑制了调解机制发挥作用第27-29页
     ·政府职能缺失使调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设的启示第31-40页
   ·美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评述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1-34页
     ·美国现代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第31-32页
     ·对美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评述第32-33页
     ·美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对我国的启示第33-34页
   ·日本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评述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4-37页
     ·日本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第34-36页
     ·日本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特点评述第36页
     ·日本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对我国的启示第36-37页
   ·我国台湾地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评述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7-39页
     ·我国台湾地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评述第37-38页
     ·我国台湾地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对我国的启示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对完善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法律建议第40-48页
   ·将调解作为专门争议解决机制,与仲裁、诉讼分离第40-42页
   ·确立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准入制度第42-44页
     ·依照行政区划建立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第42-43页
     ·政府部门加强对对民间调解机构的监督与管理第43-44页
   ·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程序规则第44-47页
     ·关于调解的启动第44-45页
     ·关于调解员的选任第45-46页
     ·关于调解程序的规范化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方政府经济职权的法经济学研究
下一篇:论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