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清及其诗歌浅论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7-8页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8-9页 |
第一章 李瑞清其人 | 第9-24页 |
第一节 家庭婚姻 | 第9-10页 |
一、书香门第 | 第9-10页 |
二、不幸婚姻 | 第10页 |
第二节 挚友 | 第10-12页 |
一、曾熙 | 第10-11页 |
二、释敬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才学情志 | 第12-14页 |
一、各体兼擅的书才 | 第12页 |
二、卓尔不群的文才 | 第12-14页 |
第四节 政治理想和才能 | 第14-19页 |
一、政治理想:使我为邺候 | 第14-15页 |
二、从政愿望和治政思想:上滇督魏午庄书 | 第15-17页 |
三、治事才干:以劳绩记名军机 | 第17-18页 |
四、士大夫风范:忧国忧民 | 第18-19页 |
第五节 出处大节 | 第19-24页 |
一、晚清士人的选择 | 第19-20页 |
二、李瑞清的选择 | 第20-22页 |
三、自号“清道人”的原因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李瑞清诗歌 | 第24-44页 |
第一节 诗歌概况 | 第24页 |
第二节 诗歌接受 | 第24-31页 |
一、诗话 | 第25-26页 |
二、诗史 | 第26-28页 |
三、杂评 | 第28页 |
四、被忽视的原因 | 第28-31页 |
第三节 李瑞清所属诗歌流派 | 第31-36页 |
一、遗民诗人 | 第31-33页 |
二、湖湘派 | 第33-36页 |
第四节 李瑞清的七绝 | 第36-40页 |
一、七绝题材 | 第36-37页 |
二、七绝特色 | 第37-38页 |
三、题画诗 | 第38-40页 |
第五节 李瑞清的五古 | 第40-44页 |
一、痴子的诗人形象 | 第40-41页 |
二、道人的诗风体现 | 第41页 |
三、君子儒的心路历程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