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画家的理性建构:构图的构成形式 | 第11-18页 |
一、写实性构图和非写实性构图 | 第11-13页 |
二、结构线构图 | 第13-16页 |
三、结构形构图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画面空间的布局:构图的空间形态 | 第18-24页 |
一、分割形成的空间 | 第19-20页 |
二、对比形成的空间 | 第20-21页 |
三、位移形成的空间 | 第21-22页 |
四、叠置形成的空间 | 第22-23页 |
五、并置形成的空间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审美情感的表达:构图形式的意蕴 | 第24-29页 |
一、稳定端庄的平衡美 | 第24-25页 |
二、丰富复杂的情节美 | 第25-26页 |
三、灵动活跃的动感美 | 第26-27页 |
四、安宁祥和的静态美 | 第27-28页 |
五、巧妙优雅的适形美 | 第28-29页 |
第四部分 一种特殊构图的解析:格状构图的空间形态与意蕴表达 | 第29-41页 |
一、格状构图的空间形态 | 第29-35页 |
二、格状构图的意蕴表达 | 第35-41页 |
1、象征符号的视觉冲击 | 第35-37页 |
2、主观重构的观念表达 | 第37-39页 |
3、宏大多义的信息传递 | 第39-40页 |
4、心理意象的空间延伸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作品 | 第47-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