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表目录 | 第13-15页 |
1 绪论 | 第15-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本文的框架和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1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21-23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23-33页 |
·国外关于劳动力的就业决策和转移的经典理论 | 第23-26页 |
·刘易斯模型 | 第23页 |
·费景汗-拉尼斯模型 | 第23-24页 |
·乔根森模型 | 第24页 |
·“推-拉”模型 | 第24页 |
·托达罗模型 | 第24-25页 |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25页 |
·劳动迁移新经济学 | 第25-26页 |
·劳动力就业决策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 第26页 |
·国内关于农民工就业决策和转移的实证研究 | 第26-31页 |
·农民工就业决策的模式研究 | 第26-27页 |
·农民工就业决策与社会、制度因素 | 第27-28页 |
·农民工就业决策与产业选择 | 第28页 |
·农民工就业决策与职业流动 | 第28-30页 |
·农民工就业决策与暂时性、永久性迁移、回流 | 第30-31页 |
·评述 | 第31-33页 |
3 杭州市建筑业及其用工概况 | 第33-41页 |
·杭州市建筑业行业情况 | 第33-35页 |
·杭州市建筑业用工情况 | 第35-36页 |
·本研究涉及的建筑企业及其用工情况 | 第36-41页 |
4 杭州市建筑业农民工个体特征及其职业流动的意愿的关系研究 | 第41-61页 |
·调查概括及样本选择 | 第41页 |
·个人特征 | 第41-43页 |
·年龄分布 | 第41页 |
·户籍分布 | 第41-42页 |
·婚姻状况 | 第42页 |
·健康状况 | 第42-43页 |
·受教育程度 | 第43页 |
·家庭特征 | 第43-47页 |
·家庭规模与结构 | 第43-45页 |
·在杭州的家庭成员构成 | 第45页 |
·家庭成员中在建筑业的工作经历 | 第45-46页 |
·家庭年收入的来源 | 第46页 |
·家庭耕地面积 | 第46-47页 |
·工作情况 | 第47-54页 |
·外出打工的目的 | 第47页 |
·找工作的途径 | 第47-48页 |
·个人月收入、个人月消费 | 第48-49页 |
·在建筑业工作的时间与原因 | 第49-50页 |
·拖欠工资 | 第50页 |
·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 第50-51页 |
·有关保险的情况 | 第51-52页 |
·工作人际关系 | 第52页 |
·生产工艺、内部管理方面的建议 | 第52-53页 |
·工作的满意程度 | 第53-54页 |
·技能特征 | 第54-56页 |
·职业技能水平 | 第54-55页 |
·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况 | 第55-56页 |
·地区选择 | 第56-59页 |
·在杭州的时间及原因 | 第56-57页 |
·在杭州工作的情况 | 第57-58页 |
·未来工作地点的去向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5 杭州市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流动的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77页 |
·研究设计 | 第61页 |
·变量选择与卡方检验 | 第61-68页 |
·个人特征 | 第61-63页 |
·家庭特征 | 第63-64页 |
·工作情况 | 第64-66页 |
·技能特征 | 第66页 |
·地区选择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回归检验实证结果 | 第68-77页 |
·检验结果一 | 第68-71页 |
·检验结果二 | 第71-77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77-85页 |
·主要结论 | 第77-79页 |
·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意愿的影响各不相同 | 第77-78页 |
·稳定的环境对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 第78页 |
·工资水平对农民工职业流动的意愿起到一定影响 | 第78页 |
·农民工需要自我职业规划 | 第78-79页 |
·政策建议 | 第79-85页 |
·维护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提供稳定的环境 | 第79-81页 |
·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 第81-82页 |
·从制度层面和入际关系的角度提高农民工在流入地的融入度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1 | 第89-95页 |
附录2 | 第95-99页 |
作者简历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