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清热活血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与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6页
前言第16-18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8-33页
 理论研究之一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认识的历史沿革研究第19-24页
  1. 以痹证立论奠定了风湿病病证理论基础第19-20页
  2. 张仲景发展了“风湿”病证结合,辨证施治第20-21页
  3. 汉宋唐元明时期,百家争鸣,进一步丰富了病证理论第21-22页
  4. 清朝时期病证研究日臻完善成熟第22页
  5. 基于中医病证的规范化研究,制定三级诊断模式,确立了二级病名第22-24页
 理论研究之二 湿热瘀是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机关键的理论研究第24-28页
  1. 湿热瘀致痹理论形成的古籍文献研究第24-25页
  2. 湿热瘀是活动期RA核心病机第25页
  3. 湿热瘀是RA骨破坏的病理关键第25-26页
  4. 清热活血方药治疗活动期RA具有延缓骨破坏即“护骨”作用第26-28页
 理论研究之三 中医对骨的病证认识及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医研究进展第28-33页
  1. 古代文献对于骨的认识第28页
  2. 骨的病理认识第28-29页
  3. 骨的治疗方法第29页
  4. 近代医家对RA骨破坏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9-30页
  5. 中医药延缓RA骨破坏机制研究第30-33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3-63页
 1. 临床资料第34-36页
   ·病例来源第34页
   ·诊断方法第34-35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35页
   ·病例排除标准第35-36页
   ·病例脱落标准第36页
 2. 研究方法第36-39页
   ·试验设计第36-37页
   ·试验分组第37页
   ·治疗方案第37-38页
   ·评价时间点第38页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第38-39页
   ·随访第39页
   ·数据管理第39页
   ·统计方法第39页
 3. 研究结果第39-49页
   ·基线比较第39-40页
   ·疗效指标比较第40-49页
 4. 安全性评价第49页
 5. 依从性分析第49-50页
 6. 随访至1年后的放射学变化第50-52页
   ·治疗前后Sharp总分变化情况第51页
   ·治疗前后侵蚀得分变化情况第51页
   ·治疗前后关节间隙狭窄得分变化情况第51-52页
 7. 随访至今的关节功能状况第52页
 8. 讨论第52-61页
   ·清热活血方治疗活动期RA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第53-57页
   ·临床研究用药分析第57-60页
   ·与近期同类研究比较第60-61页
 9. 结论第61-63页
   ·降低疾病活动度第61页
   ·改善DAS28各项指标第61-62页
   ·放射学评价第62页
   ·改善关节功能第62页
   ·安全性评价第62-63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63-85页
 实验研究之一 清热活血方药抑制CIA大鼠Th/RANK通路以及骨破坏的实验研究第64-7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4-65页
  2. 结果第65-72页
   ·各组大鼠血清CⅡ抗体含量比较第65-66页
   ·各组大鼠体重和足趾肿胀体积的比较第66-67页
   ·各组大鼠骨密度检测的比较第67页
   ·各组大鼠X光片的比较第67-68页
   ·各组大鼠血清及滑膜细胞培养液IL-4含量比较第68页
   ·各组大鼠血清及滑膜细胞培养液γ-IFN含量比较第68-69页
   ·各组大鼠血清及滑膜细胞培养液MIP-1α含量比较第69页
   ·各组大鼠血清IL-17含量的比较第69-70页
   ·各组大鼠血清MIP-1α含量的比较第70页
   ·各组大鼠血清RANKL含量的比较第70-71页
   ·各组大鼠骨关节病理HE染色的比较第71-72页
  3. 讨论第72-74页
   ·SD大鼠CIA模型的建立及病理观察第72-73页
   ·RA疾病的活动状态是骨破坏主要预示因素第73页
   ·清热活血方药对Th/RANK通路的影响第73-74页
  4. 结论第74-75页
 实验研究之二 清热活血方药对滑膜细胞OPG、RANK分泌及破骨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第75-8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5-79页
  2. 结果第79-84页
   ·清热活血方药对正常人滑膜成纤维细胞(RA-HFLS)增殖的影响第79-80页
   ·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TRAP染色)第80-82页
   ·清热活血方药对RA-HFLS分泌OPG的影响第82-83页
   ·清热活血方药对RA-HFLS中RANKL表达的影响第83页
   ·对IL-17的影响第83-84页
  3. 讨论第84页
   ·Th/RANKL通路是RA骨破坏的重要途径第84页
   ·清热活血方药“护骨”内在机制的诠释第84页
  4.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致谢第88-89页
文献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机制研究进展第89-99页
 一、破骨细胞第89-90页
 二、影响破骨细胞分化的细胞及因子第90-91页
  (一) RANKL第90-91页
  (二) IL-17以及在“骨免疫”背景下发现的Th17亚型第91页
 三、破骨细胞(前体)内部的应答因子和级联反应机制第91-92页
 四、成骨细胞第92-94页
  (一) Wnt信号通路第92-93页
  (二) Dkk-1是关节重塑的重要调节者第93-94页
  (三) 临床研究第94页
 五、骨破坏机制与临床第94-95页
 六、小结与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99页
作者简历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im-1信号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下一篇:CD4~+T细胞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异常下调HPK1的表达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