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42页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国外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主要的标准 | 第23-34页 |
·UFC4-023-03:2005 | 第23-28页 |
·GSA连续倒塌分析与设计指南 | 第28-31页 |
·DoD设计方法 | 第31-33页 |
·ASCE设计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构连续倒塌分析方法 | 第34-41页 |
·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 第34页 |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 第35页 |
·动力分析方法的三种思路 | 第35-40页 |
·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2 抗连续倒塌分析方法对比及静力荷载等效系数的验证 | 第42-59页 |
·软件SAP2000介绍 | 第42-43页 |
·抗连续倒塌分析 | 第43-57页 |
·基本信息 | 第43-44页 |
·建模过程 | 第44-45页 |
·设计结果 | 第45页 |
·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 第45-57页 |
·线性静力分析 | 第46-48页 |
·线性动力分析 | 第48-50页 |
·非线性静力分析 | 第50-53页 |
·非线性动力分析 | 第53-57页 |
·线性静力分析荷载等效系数的验证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3 结构柱移除后内力分析 | 第59-82页 |
·原结构信息与设计结果 | 第59-60页 |
·原结构分析结果 | 第60-61页 |
·与移除柱相连及其上各梁构件的内力对比 | 第61-71页 |
·移除内柱 | 第61-65页 |
·移除角柱 | 第65-67页 |
·移除长边中柱 | 第67-71页 |
·移除柱上层各柱的内力变化 | 第71-73页 |
·移除内柱 | 第71-72页 |
·移除角柱 | 第72-73页 |
·移除长边中柱 | 第73页 |
·移除柱周围各柱的内力对比 | 第73-80页 |
·移除内柱 | 第73-76页 |
·移除角柱 | 第76-78页 |
·移除长边中柱 | 第78-80页 |
·移除不同层柱后梁的弯矩变化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4 构件延性分析 | 第82-111页 |
·塑性转角计算公式推导 | 第82-90页 |
·应力—应变关系 | 第82-83页 |
·屈服曲率计算 | 第83-87页 |
·极限曲率公式推导 | 第87-88页 |
·塑性转角 | 第88-90页 |
·塑性铰转角的简化计算方法 | 第90-108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90-91页 |
·变量范围的确定 | 第91-97页 |
·确定K与α_ρ的关系 | 第97-98页 |
·K与ρ的关系 | 第98-99页 |
·K与f_c的关系 | 第99-100页 |
·K与f_y的关系 | 第100-101页 |
·回归确定待定系数 | 第101页 |
·近似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 | 第101-108页 |
·算例 | 第108-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5 完成荷载充分重分布的最小延性要求 | 第111-119页 |
·影响截面延性的因素 | 第111-112页 |
·抗连续倒塌的延性要求 | 第112页 |
·算例 | 第112-118页 |
·结构基本信息 | 第112-113页 |
·结构所需转角 | 第113页 |
·杆件能提供的转角 | 第113-114页 |
·结果分析 | 第114-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结论 | 第119页 |
·展望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