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膜科学与技术概述 | 第15-18页 |
·膜的定义与分类 | 第15页 |
·膜分离技术 | 第15-17页 |
·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膜 | 第17-18页 |
·聚偏氟乙烯树脂介绍 | 第18-24页 |
·聚偏氟乙烯(PVDF)的结构 | 第19-20页 |
·聚偏氟乙烯的结晶形态 | 第20页 |
·聚偏氟乙烯的特性 | 第20-24页 |
·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 第24-28页 |
·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发展 | 第24-25页 |
·聚合物微孔膜的制备方法 | 第25-28页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28-29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干法制备PVDF微孔膜的研究 | 第31-51页 |
·引言 | 第31页 |
·原料及设备 | 第31-33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31页 |
·实验设备 | 第31-33页 |
·PVDF微孔膜的制备 | 第33-34页 |
·铸膜液的配制 | 第34页 |
·流延成膜 | 第34页 |
·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34-36页 |
·水通量测试 | 第34-35页 |
·孔隙率的测定 | 第35页 |
·拉伸强度的测定 | 第35-36页 |
·微孔结构观察 | 第36页 |
·最大孔径的测定 | 第36页 |
·热性能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50页 |
·不同成膜温度对PVDF微孔膜的影响 | 第36-39页 |
·不同铸膜液浓度对PVDF微孔膜的影响 | 第39-43页 |
·不同溶剂对PVDF微孔膜的影响 | 第43-46页 |
·加入第三组份对PVDF微孔膜的影响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微孔膜的研究 | 第51-61页 |
·引言 | 第51页 |
·原料及设备 | 第51-52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51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PVDF微孔膜的制备 | 第52-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不同铸膜液浓度对微孔结构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不同铸膜液浓度对微孔膜最大孔径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铸膜液浓度对微孔膜孔隙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不同铸膜液浓度对微孔膜水通量的影响 | 第56页 |
·不同铸膜液浓度对微孔膜拉伸强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不同冷却方式对PVDF微孔膜的影响 | 第57-58页 |
·混合稀释剂体系制备的PVDF微孔膜的研究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凝胶挤出流延法制备PVDF微孔膜的研究 | 第61-73页 |
·引言 | 第61页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61-62页 |
·实验原料 | 第61页 |
·实验设备 | 第61-62页 |
·PVDF微孔膜的制备 | 第62-64页 |
·凝胶挤出流延法制备PVDF微孔膜的工艺流程 | 第62-63页 |
·配方设计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0页 |
·PVDF/NMP体系微孔结构的观察 | 第64-65页 |
·PVDF/NMP体系微孔膜的最大孔径和孔隙率分析 | 第65-66页 |
·PVDF/NMP体系微孔膜的水通量分析 | 第66页 |
·PVDF/NMP体系微孔膜的拉伸强度分析 | 第66-67页 |
·PVDF/大豆油体系微孔膜的微孔结构观察 | 第67-68页 |
·PVDF/大豆油体系微孔膜的最大孔径和孔隙率分析 | 第68页 |
·PVDF/大豆油体系微孔膜的水通量分析 | 第68-69页 |
·PVDF/大豆油体系微孔膜的拉伸强度分析 | 第69-70页 |
·PVDF/NMP体系和PVDF/大豆油体系膜的热性能分析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3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3-84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