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9页 |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9-30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4-30页 |
| 第3章 “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 | 第30-45页 |
| ·“试验区”设立的理论依据 | 第30-32页 |
| ·“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 | 第32-38页 |
| ·发展能力与区域互动效益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38-45页 |
| 第4章 “试验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45-75页 |
|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概况 | 第46-55页 |
| ·总体评估的实证分析 | 第55-70页 |
| ·问题及成因 | 第70-75页 |
| 第5章 “综合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制度创新 | 第75-96页 |
| ·“综合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现状与进展 | 第75-78页 |
|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做法 | 第78-83页 |
| ·“综合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制度创新 | 第83-96页 |
| 第6章 “城乡统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 | 第96-107页 |
| ·“城乡统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现状与进展 | 第96-99页 |
|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做法 | 第99-102页 |
| ·“城乡统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制度创新 | 第102-107页 |
| 第7章 “两型社会”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 | 第107-118页 |
| ·“两型社会”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现状与进展 | 第107-109页 |
|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做法 | 第109-111页 |
| ·“两型社会”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制度创新 | 第111-118页 |
| 第8章 “新型工业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 | 第118-127页 |
| ·沈阳经济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现状与进展 | 第118页 |
|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做法 | 第118-119页 |
| ·"新型工业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制度创新 | 第119-127页 |
| 第9章 加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 第127-133页 |
| ·构建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 | 第127-129页 |
| ·构建有效的制度创新机制 | 第129-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41页 |
| 致谢 | 第141-14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