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的背景与动机 | 第1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的对象及其典型性说明 | 第13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城市公园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 | 第16-26页 |
·城市公园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西方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 | 第17页 |
·城市公园概念的界定 | 第17-21页 |
·城市公园的定义及功能 | 第17-19页 |
·城市公园的分类 | 第19-21页 |
·综合性公园理论概述 | 第21-22页 |
·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 第21-22页 |
·综合性公园的类型 | 第22页 |
·城市公园的特点 | 第22页 |
·城市公园中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 第22-24页 |
·人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 第22页 |
·人对社会交往的需求 | 第22-24页 |
·我国城市公园在设计中的现存问题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使用状况评价(POE)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 | 第26-31页 |
·使用状况评价(POE)的概念 | 第26页 |
·POE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国外POE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国内POE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POE的调查与分析方法概述 | 第28-30页 |
·行为观察法 | 第28-29页 |
·访谈问卷调查法 | 第29页 |
·数据图表法 | 第29页 |
·使用分析 | 第29页 |
·改进建议 | 第29-30页 |
·用POE方法研究城市公园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新华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 | 第31-76页 |
·成都市概况 | 第31-32页 |
·成都市自然社会概况 | 第31页 |
·成都市公园绿地发展概况 | 第31-32页 |
·新华公园概况 | 第32-34页 |
·历史沿革 | 第32页 |
·公园区位 | 第32-33页 |
·园林景区特色 | 第33-34页 |
·功能布局 | 第34页 |
·行为观察调查 | 第34-65页 |
·行为观察法使用说明 | 第34-35页 |
·典型空间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5-61页 |
·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 第61-65页 |
·访谈问卷调查 | 第65-72页 |
·访谈调查结果 | 第65-67页 |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67-72页 |
·对开敞透绿问题的思考 | 第72-73页 |
·新华公园使用状况综合评价 | 第73-76页 |
·公园区位评价 | 第73页 |
·功能布局评价 | 第73-74页 |
·景观要素评价 | 第74-75页 |
·服务及配套设施评价 | 第75页 |
·养护管理及经营策略评价 | 第75-76页 |
第五章 百花潭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 | 第76-108页 |
·百花潭公园概况 | 第76-78页 |
·历史沿革 | 第76页 |
·公园区位 | 第76-77页 |
·园林景区特色 | 第77-78页 |
·功能布局 | 第78页 |
·行为观察调查 | 第78-100页 |
·典型空间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78-97页 |
·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 第97-100页 |
·访谈问卷调查 | 第100-105页 |
·访谈调查结果 | 第100-101页 |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01-105页 |
·百花潭公园使用状况综合评价 | 第105-108页 |
·公园区位评价 | 第105-106页 |
·功能布局评价 | 第106页 |
·景观要素评价 | 第106-107页 |
·服务及配套设施评价 | 第107页 |
·养护管理及经营策略评价 | 第107-108页 |
第六章 成都市城市公园建设探讨 | 第108-120页 |
·案例间对比与分析 | 第108页 |
·共性 | 第108页 |
·差异 | 第108页 |
·影响成都市城市公园使用状况的因素分析 | 第108-114页 |
·使用者 | 第109-110页 |
·区位条件 | 第110-111页 |
·规划设计 | 第111-113页 |
·经营管理状况 | 第113-114页 |
·当前成都市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 | 第114-116页 |
·城市公园分布不均,数量不足 | 第114-115页 |
·园林设计缺乏文化内涵与特色 | 第115页 |
·园林设计对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考虑不周 | 第115页 |
·公园设计缺乏针对性 | 第115页 |
·细部设计不够充分 | 第115-116页 |
·公园规划设计及改造过程缺乏公众参与,缺乏大众反馈机制 | 第116页 |
·收费性活动场地比例过大 | 第116页 |
·养护管理不佳,更新不及时 | 第116页 |
·成都市城市公园优化建议 | 第116-120页 |
·优化设计 | 第116-117页 |
·优化经营管理 | 第117-120页 |
结论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附录一 | 第125-127页 |
附录二 | 第127-12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