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沥青路面施工信息化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关键参数变异性影响分析 | 第17-41页 |
2.1 关键参数选取 | 第17-18页 |
2.2 沥青含量 | 第18-20页 |
2.2.1 沥青含量变异性 | 第18-19页 |
2.2.2 沥青含量变异性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 混合料级配 | 第20-26页 |
2.3.1 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性 | 第20-22页 |
2.3.2 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性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 | 第22-26页 |
2.4 混合料温度 | 第26-31页 |
2.4.1 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异性 | 第27-30页 |
2.4.2 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异性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5 各参数影响性分析 | 第31-38页 |
2.5.1 配合比设计 | 第32-34页 |
2.5.2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4-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基于拌和站信息化监控的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第41-64页 |
3.1 道路施工过程信息化监控方案设计 | 第41-43页 |
3.2 沥青拌和站信息化监控技术 | 第43-54页 |
3.2.1 数据采集与传输 | 第43-47页 |
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7-51页 |
3.2.3 信息预警与反馈 | 第51-54页 |
3.2.4 室内试验辅助分析 | 第54页 |
3.3 沥青拌和站信息化监控平台 | 第54-60页 |
3.4 工程应用分析 | 第60-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运料车温度场分析以及信息化监控技术研究 | 第64-86页 |
4.1 运输过程混合料温度场模型 | 第64-70页 |
4.1.1 传热机理 | 第64-66页 |
4.1.2 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传热模型的构建 | 第66-67页 |
4.1.3 运料车温度场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67-70页 |
4.2 运料车温度场模型计算与分析 | 第70-79页 |
4.2.1 运料车温度场计算模型验证 | 第70-71页 |
4.2.2 单因素运料车温度场影响分析 | 第71-77页 |
4.2.3 多因素对运料车温度场综合影响分析 | 第77-79页 |
4.3 运料车信息化监控技术 | 第79-85页 |
4.3.1 数据采集方法与设备 | 第80-82页 |
4.3.2 运输信息化监控平台 | 第82-84页 |
4.3.3 工程应用分析 | 第84-8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基于温度离析的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信息化监控技术 | 第86-107页 |
5.1 摊铺温度离析实时采集设备 | 第86-92页 |
5.1.1 温度采集设备 | 第87-88页 |
5.1.2 速度、距离采集设备 | 第88-89页 |
5.1.3 数据处理终端 | 第89-90页 |
5.1.4 其他设备 | 第90-91页 |
5.1.5 设备原理构造 | 第91-92页 |
5.2 摊铺温度场云图绘制方法 | 第92-101页 |
5.2.1 数据扩展 | 第93-99页 |
5.2.2 点云绘制 | 第99-101页 |
5.3 摊铺过程信息化监控平台 | 第101-106页 |
5.3.1 实时监控及预警 | 第102-104页 |
5.3.2 波动及云图分析 | 第104-10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