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次 | 第7-9页 |
| 1. 引言 | 第9-15页 |
| ·选题缘起 | 第9-11页 |
|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必要性 | 第15-22页 |
| ·保护与利用的需要 | 第15-17页 |
| ·学科发展的需要 | 第17-22页 |
| 3. 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法分析 | 第22-32页 |
| ·几种主要的分类法 | 第22-28页 |
| ·《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第22-23页 |
| ·《宣布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第23-24页 |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第24-25页 |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第25页 |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第25-26页 |
|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第26-27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 第27-28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8-32页 |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 ·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的构建 | 第32-46页 |
| ·分类原则与思路 | 第32-35页 |
| ·分类原则 | 第32-33页 |
| ·分类思路 | 第33-35页 |
| ·四层次分类法 | 第35-46页 |
| ·主类 | 第35-36页 |
| ·亚类 | 第36-37页 |
| ·基本类型 | 第37-39页 |
| ·遗产项目 | 第39页 |
| ·“四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层次表 | 第39-46页 |
| 结语 | 第46-48页 |
| 附录 | 第4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作者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