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1章 议程设置:危机传播中媒体发挥作用的策略 | 第14-18页 |
·危机传播中媒体的角色 | 第14-17页 |
·环境的守望者 | 第14-15页 |
·舆论的引导者 | 第15页 |
·社会的动员者 | 第15-16页 |
·恢复秩序的推动者 | 第16-17页 |
·媒体发挥作用的策略——议程设置 | 第17-18页 |
第2章 《中国青年报》汶川地震报道中设置的议程 | 第18-25页 |
·议题归纳 | 第18-20页 |
·议程设置的特点 | 第20-23页 |
·议题全面,多角度延伸 | 第20页 |
·注重人本内涵 | 第20-21页 |
·量的保证 | 第21页 |
·关注网络议题 | 第21-22页 |
·用言论来充当"意见领袖" | 第22-23页 |
·议程设置的不足之处 | 第23-25页 |
·缺少释疑解惑性议题 | 第23页 |
·缺少与政府议程的互动 | 第23-25页 |
第3章 《中国青年报》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作用 | 第25-32页 |
·议程设置与消解危机 | 第25-26页 |
·环境监测、灾情预报 | 第25页 |
·心理干预、恢复秩序 | 第25-26页 |
·议程设置与危机中的契机 | 第26-32页 |
·国家形象的提升 | 第27页 |
·信念体系的重建 | 第27-28页 |
·促进社会关系的融合 | 第28-29页 |
·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 | 第29-32页 |
第4章 《中国青年报》汶川地震报道中议程设置对我国危机传播的启示 | 第32-44页 |
·信息公开制度化的条件 | 第32-36页 |
·新闻政策与媒体议题 | 第32-34页 |
·媒体信息公开要实现常态化 | 第34-35页 |
·媒体信息公开要有正确的出发点 | 第35-36页 |
·媒体议程设置的优化策略 | 第36-44页 |
·保证议程设置的平衡性 | 第36-37页 |
·媒体要研究危机传播中的受众心理 | 第37-39页 |
·掌握议程设置的时效性和时机性 | 第39-40页 |
·议程设置要有创新意识 | 第40-41页 |
·积极回应新媒体的反馈信息 | 第41-42页 |
·实现议题同构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