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心光学系统的新型成像光谱仪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4-26页 |
| ·成像光谱仪 | 第14-18页 |
| ·同心成像光谱仪 | 第18-26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6-29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7-29页 |
| 第2章 同心成像光谱仪设计理论基础 | 第29-49页 |
| ·成像光谱仪基本原理 | 第29-40页 |
| ·成像光谱仪的扫描方式 | 第30-32页 |
| ·成像光谱仪的成像方式 | 第32-34页 |
| ·成像光谱仪的分光方式 | 第34-40页 |
| ·成像光谱仪的性能评估参数 | 第40-42页 |
| ·视场角 | 第40页 |
| ·焦距 | 第40页 |
| ·相对孔径 | 第40-41页 |
| ·空间分辨率 | 第41页 |
| ·光谱分辨率 | 第41-42页 |
| ·信噪比(SNR) | 第42页 |
| ·同心光学理论基础 | 第42-48页 |
| ·同心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 | 第42-44页 |
| ·同心光学系统的像差特性 | 第44-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3章 同心光谱仪光学系统研究 | 第49-71页 |
| ·同心光谱仪光学设计理论模型 | 第49-57页 |
| ·光栅对同心光学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49-53页 |
| ·同心光谱仪系统的像差分析 | 第53-56页 |
| ·物面离焦对像差的影响分析 | 第56页 |
| ·同心光谱仪的局限性分析 | 第56-57页 |
| ·凹面光栅同心光谱仪的优化设计 | 第57-62页 |
| ·数值模型 | 第57-60页 |
| ·设计结果 | 第60-62页 |
| ·凸面光栅同心光谱仪的优化设计 | 第62-69页 |
| ·数值模型 | 第63-66页 |
| ·设计结果 | 第66-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4章 凸面光栅同心成像光谱仪的设计与仿真 | 第71-89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凸面光栅的设计 | 第71-76页 |
| ·成像光谱仪的一体化光学设计 | 第76-86页 |
| ·同心光谱仪系统的设计 | 第77-78页 |
| ·前置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 | 第78-82页 |
| ·同心成像光谱仪一体化设计 | 第82-86页 |
| ·凸面光栅同心成像光谱仪光学透过率分析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第5章 凸面光栅同心成像光谱仪装调方法研究 | 第89-105页 |
| ·光学仪器装调基本原理 | 第89-91页 |
| ·光学仪器装调的特点 | 第89页 |
| ·光学仪器装调的要求 | 第89-90页 |
| ·装调误差对仪器质量的影响 | 第90页 |
| ·凸面光栅同心成像光谱仪的装调难点分析 | 第90-91页 |
| ·凸面光栅同心成像光谱仪系统的装调方法 | 第91-103页 |
| ·干涉仪球面检测原理 | 第91-94页 |
| ·同心凹面反射镜的干涉装调法 | 第94-99页 |
| ·凸面光栅的谱图直读装调法 | 第99-101页 |
| ·前置成像系统的装调方法 | 第101-103页 |
| ·凸面光栅同心成像光谱仪装调结果分析 | 第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 第6章 凸面光栅同心成像光谱仪的光谱定标与实验 | 第105-125页 |
| ·光谱定标的内容及方法 | 第105-106页 |
| ·凸面光栅同心成像光谱仪的光谱定标方法 | 第106-120页 |
| ·光谱响应函数分析 | 第106-109页 |
| ·连续光谱定标法 | 第109-110页 |
| ·光谱定标系统设计 | 第110-112页 |
| ·光谱定标数据分析 | 第112-118页 |
| ·光谱定标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8-120页 |
| ·凸面光栅同心成像光谱仪的应用实验 | 第120-124页 |
|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第120-122页 |
| ·在水果检测中的应用 | 第122-123页 |
| ·应用前景分析 | 第123页 |
| ·与国外典型同心成像光谱仪对比分析 | 第123-1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5-127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25-126页 |
| ·展望 | 第126-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7页 |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137-139页 |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第139-141页 |
| 致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