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内融冰式蓄冰管三维传热性能动态模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8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第9-13页
     ·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第9-12页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2-13页
   ·蓄冷技术及其特点第13-14页
   ·蓄冷系统分类第14-17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蓄冰(融冰)传热的特点及分析方法第18-27页
   ·蓄冰(融冰)传热的特点第18-19页
   ·蓄冰(融冰)传热的数学模型第19-22页
   ·蓄冰(融冰)传热的分析方法第22-26页
     ·有限差分法第23-25页
     ·有限元法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蓄冰管单管蓄冰特性研究第27-46页
   ·蓄冰管单管蓄冰过程的物理数学模型第27-30页
     ·物理模型第27页
     ·数学模型第27-30页
   ·模型的离散及求解方法第30-35页
     ·低温冷媒流动方程的离散第30-31页
     ·能量方程的离散第31-33页
     ·边界条件的离散第33-34页
     ·模拟程序流程第34-35页
   ·模拟结果分析第35-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忽略自然对流情况下蓄冰管单管融冰研究第46-57页
   ·物理数学模型第46页
   ·模拟结果分析第46-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考虑自然对流情况下蓄冰管单管融冰研究第57-77页
   ·物理数学模型第57-59页
     ·物理模型第57-58页
     ·数学模型第58-59页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求解方法第59-65页
   ·融冰界面特点第65-68页
   ·分析各融冰初始参数对自然对流强度的影响第68-72页
     ·方法一第68-71页
     ·方法二第71-72页
   ·分析各融冰初始参数对融冰性能的影响第72-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结论第77-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形象的仿生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能力谱法的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