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德育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第1章 蔡元培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前提 | 第11-18页 |
| ·时代背景 | 第11-13页 |
| ·近代中国的危难及各个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 | 第11-12页 |
| ·中国近代史上的道德启蒙思潮 | 第12-13页 |
| ·理论前提 | 第13-15页 |
| ·西方文化的浸染 | 第14-15页 |
|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第15页 |
| ·德育思想的性"善"论前提预设 | 第15-18页 |
| 第2章 蔡元培德育思想的内容 | 第18-31页 |
| ·德育范畴新阐释:公民道德 | 第18-22页 |
| ·自由 | 第19页 |
| ·平等 | 第19-20页 |
| ·博爱 | 第20-22页 |
| ·对传统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 第22-25页 |
| ·人际交往道德 | 第22-23页 |
| ·家庭教育思想 | 第23-25页 |
| ·理想人格及其形成途径 | 第25-31页 |
| ·知识普及:理想人格实现的认知基础 | 第26-28页 |
| ·道德修养:理想人格实现的内化途径 | 第28-29页 |
| ·社会实践:理想人格实现的外在理路 | 第29-31页 |
| 第3章 蔡元培德育思想评价 | 第31-41页 |
| ·蔡元培德育思想的特点 | 第31-33页 |
| ·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 第31-32页 |
| ·德育与美育相辅相成 | 第32-33页 |
| ·蔡元培德育思想的影响 | 第33-36页 |
| ·和袁世凯、北洋政府的封建复古逆流作斗争 | 第34-35页 |
| ·与蒋介石的专制思想进行斗争 | 第35-36页 |
| ·蔡元培德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36-41页 |
| ·道德的时代性 | 第36-37页 |
| ·学校教育要注重价值理性 | 第37-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