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 ·水生生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提纯及性质研究 | 第10-11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的研究 | 第11-14页 |
| ·疾病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 第14页 |
| ·环境因子对水生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14-17页 |
| ·水生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前景 | 第17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 ·实验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 ·日本对虾肌肉中 SOD 的提纯 | 第19页 |
| ·酶活力的测定 | 第19-20页 |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 ·电泳 | 第20页 |
| ·SOD 活性染色 | 第20-21页 |
| ·酶类型的鉴定 | 第21页 |
|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 第3章 日本对虾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分离纯化初探 | 第22-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 ·材料 | 第23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3页 |
| ·方法 | 第23-24页 |
| ·结果 | 第24-27页 |
| ·匀浆缓冲液最佳pH 值的选择 | 第24-25页 |
| ·热处理去除杂蛋白最佳温度的选择 | 第25页 |
| ·硫酸铵沉淀去除杂蛋白 | 第25-26页 |
| ·柱层析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26页 |
| ·酶的纯度和活性鉴定 | 第26-27页 |
| ·敏感性试验 | 第27页 |
| ·讨论 | 第27-31页 |
| 第4章 不同虾种肌肉中超氧化歧化酶部分理化性质比较 | 第31-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页 |
| ·材料 | 第32页 |
| ·材料处理方法 | 第32页 |
| ·理化因子梯度设定 | 第32页 |
| ·SOD 活性测定 | 第32页 |
|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 ·结果 | 第32-40页 |
| ·钙离子对 SOD 的影响 | 第32-34页 |
| ·铜离子对 SOD 的影响 | 第34-35页 |
| ·锌离子对 SOD 的影响 | 第35-36页 |
| ·锰离子对 SOD 的影响 | 第36-38页 |
| ·SDS 对SOD 的影响 | 第38-39页 |
| ·EDTA 对 SOD 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讨论 | 第40-43页 |
| 第5章 超氧化物歧化酶组织同工酶研究 | 第43-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 ·材料与药品 | 第44页 |
| ·材料处理方法 | 第44页 |
| ·SOD 酶活测定 | 第44页 |
|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44页 |
| ·电泳 | 第44页 |
| ·数据处理 | 第44页 |
| ·结果 | 第44-49页 |
| ·不同虾类不同组织中SOD 活性 | 第44-45页 |
| ·SOD 酶的电泳结果 | 第45-49页 |
| ·讨论 | 第49-53页 |
| ·不同虾类SOD 酶活性差异 | 第49页 |
| ·SOD 酶同工酶研究 | 第49-51页 |
| ·虾类SOD 同工酶研究 | 第51-53页 |
| 第6章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 致 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