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与沿革 | 第8-13页 |
第一节 国际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 第8-9页 |
一、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 | 第8页 |
二、国际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 第8-9页 |
第二节 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及其经济学的思考 | 第9-13页 |
一、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 | 第9-10页 |
二、期货市场功能的经济学思考 | 第10-13页 |
第二章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3-21页 |
第一节 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 | 第13-16页 |
一、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 | 第13页 |
二、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当前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6-21页 |
一、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 第16-18页 |
二、国内外期货市场运行规则上的比较 | 第18-19页 |
三、中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差距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33页 |
第一节 法律及监管体系不健全造成投机气氛过浓 | 第21-23页 |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制约了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 第21页 |
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国内期货市场的过度投机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当前上市的期货交易品种结构单调 | 第23-26页 |
一、品种过少不利于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 第23-24页 |
二、期货交易品种过少,不利于获得国际定价权益 | 第24-25页 |
三、缺少金融期货,无从回避金融市场的价格风险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期货经纪公司的经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一、单一的代理交易导致了恶性竞争,削弱了经纪公司的实力 | 第26-27页 |
二、期货经纪公司自身的实力整体不强 | 第27-28页 |
三、期货经纪公司的内控制度不规范 | 第28页 |
第四节 对期货市场投资主体及其交易行为的限制 | 第28-33页 |
一、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进入期货市场的政策限制 | 第28-29页 |
二、套期保值和套利交易的激励政策不足 | 第29-30页 |
三、对投资者境外期货交易的严格限制 | 第30-33页 |
第四章 对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发展问题的对策 | 第33-48页 |
第一节 完善法制建设,建立高效的风险监控体系 | 第33-37页 |
一、完善期货市场的法制建设 | 第33-34页 |
二、建立高效的市场风险监管体系 | 第34-37页 |
第二节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期货新品种上市机制 | 第37-40页 |
一、新品种上市模式的选择 | 第37-38页 |
二、我国期货新品种上市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路径 | 第38-39页 |
三、对国内推出金融期货品种的展望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进一步规范期货经纪公司的运行管理 | 第40-43页 |
一、完善经纪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 | 第41-42页 |
二、增强期货经纪公司的实力 | 第42页 |
三、加强期货公司人才队伍的培养 | 第42-43页 |
第四节 积极培育期货市场,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 第43-48页 |
一、扩大国有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范围 | 第43页 |
二、交易所应制定有利于企业套期货保值的优惠措施 | 第43-44页 |
三、逐步放宽国有企业从事境外套期保值业务的限制 | 第44-45页 |
四、对中国期货市场走向国际化的展望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