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辩证唯物主义论文--认识论、反映论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维方式类型第1-14页
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的确立第14-22页
 (一)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探讨第14-17页
 (二) 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的确立第17-22页
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的基本内涵及主要特征第22-33页
 (一) 实践观思维方式的基本内涵第22-23页
 (二) 实践观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第23-33页
  1. 实践观思维方式是最切合人之为人的矛盾本性的思维第24-26页
  2. 实践观思维方式是一种基于“为我关系”的关系思维第26-29页
  3. 实践观思维方式是彻底的唯物辩证的思维第29-31页
  4. 实践观思维方式是一种现实性思维第31页
  5. 实践观思维方式是一种价值性思维第31-33页
四、 实践观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33-44页
 (一)、 实践观思维方式实现的哲学观念的变革第33-41页
  1. 哲学的出发点从观念到从实践出发的转变第33-34页
  2. 实现了哲学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第34-36页
  3. 哲学的主题由关注抽象“本体”向关注现实人类社会生活的转变第36-38页
  4. 哲学对象的转换第38-39页
  5. 哲学由解释世界向服务于改变世界的转变第39-41页
 (二)、 同现代西方哲学的各种思维方式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具有巨大的历史魅力第41-44页
五、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第44-51页
 (一)、 毛泽东对实践观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发展第45-46页
 (二)、 邓小平对实践观思维方式由继承和发展第46-51页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第47-48页
  2. 注重试验性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是邓小平实践观思维方式的一大特色第48-50页
  3.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理论第50-51页
注释第51-53页
参考书目及阅读文献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章回小说评点与读者接受研究
下一篇: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