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ATM的基本特点 | 第7-8页 |
1.2 综合业务接入技术 | 第8-10页 |
1.2.1 业务的分类与特征 | 第8-9页 |
1.2.2 同步接入 | 第9页 |
1.2.3 异步接入 | 第9-10页 |
1.2.4 两种接入方式的比较 | 第10页 |
1.3 AAL5协议 | 第10-11页 |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实用化综合接入系统 | 第13-19页 |
2.1 综合接入系统总体结构 | 第13-14页 |
2.2 业务分配节点的结构 | 第14-15页 |
2.3 业务接入节点的结构 | 第15-16页 |
2.4 综合接入系统对业务的支持 | 第16-19页 |
第三章 综合接入系统中以太网业务适配的设计与实现 | 第19-53页 |
3.1 以太网业务适配原理 | 第19-20页 |
3.2 MPC8260及相关通信控制器 | 第20-21页 |
3.3 以太网数据收发的实现 | 第21-25页 |
3.3.1 以太网MAC帧格式 | 第21页 |
3.3.2 快速以太网通信控制器 | 第21-22页 |
3.3.3 介质无关接口(MII) | 第22-24页 |
3.3.4 以太网初始化流程图 | 第24-25页 |
3.4 AAL5适配的实现原理及关键技术 | 第25-43页 |
3.4.1 AAL5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 | 第25-26页 |
3.4.2 各种数据结构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 第26-27页 |
3.4.3 VPI/VCI地址查找机制 | 第27-28页 |
3.4.4 APC调度机制 | 第28-30页 |
3.4.5 接收及发送连接表 | 第30-35页 |
3.4.6 发送及接收缓存描述符 | 第35-40页 |
3.4.7 中断处理机制 | 第40-42页 |
3.4.8 UTOPIA接口 | 第42-43页 |
3.5 以太网及网管业务的AAL5适配 | 第43-49页 |
3.5.1 多条连接网管业务的AAL5适配 | 第43-44页 |
3.5.2 单条连接以太网业务的AAL5适配 | 第44页 |
3.5.3 以太网业务的多条连接AAL5适配 | 第44-46页 |
3.5.4 同时支持以太网及网管业务的多条连接的AAL5适配 | 第46-49页 |
3.6 调试及结果 | 第49-53页 |
结束语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