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缩写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目录第13-16页
第一章 综述第16-48页
   ·研究背景第16-17页
     ·毛细管电泳简述第16页
     ·毛细管电泳研究趋势第16-17页
     ·发展灵敏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意义第17页
   ·提高毛细管电泳检测灵敏度方法第17-23页
     ·样品富集技术第17-19页
     ·检测池的改进第19-22页
     ·灵敏检测器第22-23页
   ·荧光检测的基本理论第23-26页
     ·荧光的定性依据第23-24页
     ·荧光的定量依据第24页
     ·影响荧光特性的因素第24-25页
     ·荧光背景噪音及消除第25-26页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第26-41页
     ·光学器件第26-28页
     ·光学结构第28-30页
     ·荧光基团的化学衍生第30-31页
     ·柱后衍生反应器第31-38页
     ·柱后衍生试剂第38-40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第40-41页
   ·研究内容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第二章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组装与性能测试第48-58页
   ·引言第48页
   ·实验部分第48-51页
     ·仪器设备与系统装置第48-49页
     ·试剂第49-50页
     ·电泳过程第50页
     ·样品测定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6页
     ·光阑孔径对信噪比的影响第51页
     ·PMT电压的影响第51-52页
     ·物镜数值孔径的影响第52-53页
     ·其它光学器件的性能第53-54页
     ·系统的性能评价第54-55页
     ·实际样品的分析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共轴-间隙式柱后反应器的研究第58-75页
   ·引言第58-59页
   ·实验部分第59-63页
     ·仪器第59页
     ·试剂第59-60页
     ·衍生反应机理及荧光产物谱图第60-61页
     ·柱后反应器的制作第61-63页
     ·电泳过程第63页
     ·实时观察反应产物荧光强度曲线第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72页
     ·液面高度差对检测信号的影响第63-64页
     ·环隙尺寸对检测信号的影响第64-67页
     ·反应距离对检测信号的影响第67-70页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第70-71页
     ·实际样品的分析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柱后衍生激光诱导荧光测定动物组织中卡那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第75-93页
   ·引言第75-76页
   ·实验部分第76-78页
     ·仪器第76页
     ·试剂第76-77页
     ·衍生物的荧光光谱第77-78页
     ·样品处理第78页
     ·电泳过程第78页
     ·实时观察反应产物荧光强度曲线第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90页
     ·荧光光谱特性第78-80页
     ·荧光反应时间曲线第80页
     ·衍生试剂条件第80-82页
     ·分离条件第82-85页
     ·分析方法性能第85-86页
     ·实际样品的分析第86-90页
   ·本章小结第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第五章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无窗式检测第93-108页
   ·引言第93-94页
   ·实验部分第94-96页
     ·仪器第94页
     ·试剂第94-95页
     ·无窗池的制作第95-96页
     ·电泳过程第96页
     ·无窗检测池成像第96页
     ·样品处理第96页
   ·结果与讨论第96-105页
     ·在柱分离检测第96-99页
     ·检测池实时成像第99-101页
     ·电压对检测池的影响第101-102页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第102-103页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103-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全文总结第108-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盲签名和环签名的电子选举协议研究
下一篇:血清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及维生素B12与男性食管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