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有关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清洁发展机制定义 | 第8-10页 |
·产生背景 | 第8页 |
·清洁发展机制(CDM) | 第8-9页 |
·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 | 第9-10页 |
·国内外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国际CDM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CDM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实施CDM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水泥行业实施CDM项目的潜力分析 | 第14-24页 |
·水泥生产过程CO_2 排放分析 | 第14-17页 |
·CO_2 直接排放分析 | 第14-16页 |
·CO_2 间接排放分析 | 第16-17页 |
·水泥生产过程CO_2 排放比较分析 | 第17页 |
·水泥行业可实施的CDM项目及其减排潜力分析 | 第17-23页 |
·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 | 第17-19页 |
·电石渣替代石灰石 | 第19页 |
·替代燃料 | 第19-21页 |
·添加混合材 | 第21页 |
·粉磨技术的改进 | 第21-22页 |
·各类技术减排潜力综合比较分析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研究 | 第24-40页 |
·基准线设置方法 | 第24-30页 |
·基准线的设置原则 | 第25页 |
·基准线设置的准则 | 第25-26页 |
·基准线的设置类型比较分析及结果讨论 | 第26-30页 |
·额外性论证方法 | 第30-34页 |
·额外性论证的必要性 | 第30页 |
·额外性评价指标 | 第30-31页 |
·额外性评价指标比较分析及结果讨论 | 第31-32页 |
·项目的普及性分析 | 第32-33页 |
·项目额外性论证的步骤 | 第33页 |
·项目额外性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33-34页 |
·项目边界的设定和泄漏的处理 | 第34-36页 |
·项目边界 | 第34-35页 |
·项目泄漏 | 第35页 |
·项目边界和泄漏的关系 | 第35页 |
·项目边界的设定和泄漏的处理方法 | 第35-36页 |
·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评估 | 第36-38页 |
·减排增量成本(ICER)概念 | 第36页 |
·减排增量成本的计算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水泥行业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案例分析 | 第40-56页 |
·案例项目活动的一般性说明 | 第40页 |
·案例项目的额外性论证 | 第40-41页 |
·障碍分析 | 第40-41页 |
·普及性分析 | 第41页 |
·案例项目具体基准线方法学计算 | 第41-54页 |
·项目基准线方法学选择 | 第41-42页 |
·项目边界确定 | 第42-43页 |
·项目排放 | 第43页 |
·基准线排放 | 第43-52页 |
·项目减排量 | 第52-53页 |
·减排增量成本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6-58页 |
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6页 |
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